王越_好大夫在线
6届年度好大夫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关于激光近视手术

发表者:王越 人已读

最近向我咨询激光治疗近视的患者朋友们特别多,包括周围的亲朋好友,还有很多微博上的网友也都很关心这些问题,可能是和最近台湾的一位眼科专家宣布自己停做此类手术有关,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搞得做过此类手术和没有做过此类手术的人心惶惶。这些问题一句话真的说不清楚,虽然我不是具体做激光手术的医生,但是也略微了解一些,平时也接触这些患者和知识,也看到过不少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在此,我把我的个人感受和体会,以及我了解和掌握的粗浅的知识向大家介绍一下,算是科普知识吧。

随着眼科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的不断更新换代,手术方式的改进,手术的安全性应该是越来越好的,这是公认的。我记得在1997年到2000年左右的时候,我经常会在门诊上看到做过角膜放射状切开治疗近视的患者,这种古老的手术方式特别不好,在眼球受到外伤的时候,特别容易眼球破裂,而且角膜会有放射状的白色的云翳,这种手术方式已经淘汰。目前的手术方式,不管是LASIK,还是飞秒激光,应该是安全性已经大大提高。另外,还要强调一点的是,手术的安全性和医生的操作经验,机器设备的安全性和先进性,有很大的关系。

那么手术是做还是不做呢,反正这已经不是困惑我的问题啦,因为我一直戴着眼镜,我认为戴眼镜很安全,也很斯文,呵呵。我观察眼科的大部分大夫都是戴眼镜的,但是如果做激光近视眼的手术大夫是不能戴眼镜的,因为戴眼镜对患者是没有说服力的。我个人认为,只要你爱美,只要你认为戴眼镜麻烦,只要你经常上台演出(当然也可以戴隐形眼睛和OK镜,但是它们也有可能会引起结膜炎,角膜炎,干眼症,在你不注意卫生和护理的情况下),只要你要参军,考军校,或者对视力有要求的艺术学校(但可夜间戴OK镜,白天也能让你的视力蒙混过关),你都可以考虑一下激光近视眼手术。那么如何减轻减少术后的并发症呢?首先,术前要经过严格的筛查,凡是不适合做激光手术的危险人群,最好不要去做手术,有些私营医院或者民营医院,甚至部分公立医院,为了追求效益,为了追求个人手术量,根本把关不严,来者不拒,缺乏职业道德,让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抱憾终生。

那么哪些患者不适合做激光近视手术呢,首先有眼睛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如青光眼,角膜病变(如角膜变性,圆锥角膜等),结膜炎,眼底病等等的患者是不能做的。其次,眼睛近视不断发展的患者,眼睛干涩的患者,眼压偏高,角膜偏薄的,不宜手术。高度近视的患者眼底视网膜周边有变性区和裂孔的患者也暂时不宜手术。再次,超高度近视,1000或者1500度以上,出现高度近视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也不宜做。再就是年龄低于18岁的患者也不能做,瘢痕体质不宜做。

现在说说激光术后的常见的并发症吧,虽然它们出现的机率很小,但是出现在你的眼睛上或许就会困扰你的生活。

1、感染,任何角膜做手术有伤口,就会有感染的机会。角膜复原后伤口暴露在空气中,如果不注意卫生会造成发炎、感染

2、角膜过薄造成角膜的扩张,治疗近视是让角膜变平,但过于平的角膜会受到来自眼睛内部压力的挤压,使角膜往前隆起,这种压力人是感受不到的,但后果是不仅没有治疗近视反而会加重近视,甚至产生不可逆的散光。

3、视力回退概率大约在1%-5%。

4、畏光,眩光,重影。现在的激光手术不仅要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还会关注提高视觉质量。为什么手术后会出现视觉质量差异呢?有些患者会出现怕光、炫光等现象。尤其是晚上开车,会出现“像差”。像差就是看到东西和真实情况有差别,手术虽然视力提高了不少,但像差却在加大。白天看得很清楚,晚上看东西旁边有虚影、发散或者有重影、有个虚边。

5、眼睛干涩,即干眼症。有的患者术后,出现顽固的干眼症,需要长期点缓解干涩的眼药水,因此术前眼睛经常感觉干涩的患者需要谨慎。

6、圆锥角膜,这个主要出现在术前角膜患者过薄的患者。

7、青光眼,主要出现在角膜被激光削得太薄,或者对激素敏感,术后应用激素引起激素性青光眼,这种情况出现的机率很小。

8、不规则散光。

9、角膜知觉减退,可能和损伤角膜的神经纤维有关系。

虽然如此,经过严格的手术前的术前筛查,经验丰富的手术医生,先进安全的可靠的机器设备,术后的并发症是可以控制在最小范围的。尽管距离激光疗法问世至今不足30年,对于该技术的诸多评估尚属空白,尚缺乏远期的效果观察。但是,已有研究证明,激光设备的精准度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有着直接关系。

因此,有了充足的思想准备后,想好啦,是可以去尝试手术的,只要你渴望不戴眼镜,只要你符合手术条件,只要敢于承担虽然很小的手术风险。(本人不具体做激光近视眼手术,以上只是个人所掌握的知识和在门诊上所见患者积累的临床经验汇总所得,有些内容是大家公认,个别之处仅代表个人观点)。

本文是王越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2-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