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侠明
主任医师
好大夫工作室
儿科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神经儿科 脊髓性肌萎缩 病历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神经儿科 脊髓性肌萎缩 病历
复诊请带病历及就诊卡
姓名 性别:男( )女( )年龄 就诊 年 月 日
病史:发作时间: 年 月;发病年龄 / kg
遗传性变性性运动神经元病 这类疾病包括: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SMA)的婴儿型(WHS,5q11.2-13.3), 7,8基因缺失和少年型(WKWS),发生率1/万。
发病年龄:生后1/2岁, 常隐遗传方式, 运动症状-肌无力, 肌萎缩, 肌酶正常,肌束震颤, 腱反射消失, 病理反射(-),脑神经不受损, 呼吸困难,吞咽困难,早死, 病程1年~3年。
脊髓(运动细胞缺失)性肌萎缩以下级神经元变性为主。脊肌萎缩症是由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发育不良、变性导致的近端肌无力、肌萎缩。患病率1/6 000,儿童发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双亲是杂合子,其子女患同病的机率是1/4,余1/4正常。
临床分为SMAⅠ型、SMAⅡ型、SMAⅢ型。约45%SMAⅠ型患者、SMAⅠ~Ⅲ型患者存在7、8号基因纯合缺失,故可通过基因突变分析进行SMA的基因诊断。
松软婴儿综合征和各种遗传性肌病, 总的来说治疗是困难的,治疗主要是神经营养疗法,康复疗法; 及神经生长因子(NGF 9000U),肌注,隔1天一次,100天一疗程。
肖侠明专科门诊时间:每周2上午,每周1, 4下午。预约挂号:114,
本文是肖侠明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