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演变过程
PCOS诊断标准的演变过程
PCOS的诊断标准一直是本领域专家争论的问题。
一、1935年,Stein 和 Leventhal描述了闭经、多毛和双侧卵巢多囊性增大(polycystic ovary,PCO)的无排卵相关综合征(S-L征)。
二、1990年NIH制定了PCOS诊断标准:月经异常和无排卵;临床或生化显示高雄激素血症;除外其他引起高雄激素血症的疾病,未将卵巢的多囊改变(polycystic ovary,PCO)作为诊断的主要症状。
三、2003年欧洲人类生殖和胚胎与美国生殖医学学会的(ESHRE/ASRM)鹿特丹专家会议推荐的标准,是目前全球PCOS的诊断标准。
(1) 稀发排卵或无排卵;
(2) 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和/或高雄激素血症;
(3) 超声表现为多囊卵巢(一侧或双侧卵巢有12个以上直径为2-9mm的卵泡,和/或卵巢体积大于10ml);
上述3条中符合2条,并排除其它高雄疾病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CAH)、库兴综合征、分泌雄激素的肿瘤。
四、2006年AES(Androgen Excess Society)标准
(1) 多毛及/或高雄激素血症(Hirsutism and/or hyperandrogenemia);
(2) 稀发排卵或无排卵及/或多囊卵巢(oligo-ovulation and/or polycystic ovaries);
(3) 排除其它雄激素过多的相关疾病,如CAH、柯兴氏征、高泌乳素血症、严重的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分泌雄激素的肿瘤、甲状腺功能异常等。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PCOS)诊断
专家会议经过讨论,一致同意,在现阶段推荐采用2003年欧洲人类生殖和胚胎与美国生殖医学学会的(ESHRE/ASRM)鹿特丹专家会议推荐的标准,在中国使用,待中国国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相关研究有了初步结果之后,再斟酌是否对此诊断标准进行修正。
一、PCOS诊断标准
(1) 稀发排卵或无排卵;
(2) 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和/或高雄激素血症;
(3) 卵巢多囊性改变:一侧或双侧卵巢直径2-9mm的卵泡≥12个,和/或卵巢体积≥10ml;
(4) 上述3条中符合2条,并排除其他高雄激素病因: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柯兴氏综合征、分泌雄激素的肿瘤等。
二、标准的判断
(1) 稀发排卵或无排卵:
1. 判断标准:初潮两年不能建立规律月经;闭经(停经时间超过3个以往月经周期或月经周期≥6个月);月经稀发≥35天及每年≥3个月不排卵者(WHOII类无排卵)即为符合此条;
2. 月经规律并不能作为判断有排卵的证据;
3. 基础体温(BBT)、B超监测排卵、月经后半期孕酮测定等方法明确是否有排卵;
4. 促卵泡激素(FSH)和雌激素(E2)水平正常,目的在于排除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和卵巢早衰。
(2) 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痤疮、多毛
1. 高雄激素性痤疮特点:复发性痤疮,常位于额、双颊、鼻及下颌等部位;
2. 高雄激素性多毛特点:上唇、下颌、乳晕周围、下腹正中线等部位出现粗硬毛发。
(3) 高雄激素的生物化学指标:总睾酮、游离睾酮指数(游离雄激素指数(FAI)=总睾酮/SHBG浓度×100)或游离睾酮高于实验室参考正常值;
(4) PCO诊断标准:一侧或双侧卵巢直径2-9mm的卵泡≥12个,和/或卵巢体积≥10ml。
【PCO测量方法】
1. 阴道超声较准确;
2. 早卵泡期 (月经规律者)或无优势卵泡状态下超声检查;
3. 卵巢体积计算:0.5×长×宽×厚(ml);
4. 卵泡数目测量应包括横面与纵面扫描;
5. 卵泡直径<10mm:横径与纵径的平均数。
三、PCOS诊断的排除标准,排除标准是诊断PCOS的必须条件:
(1) 如泌乳素水平升高明显,应排除垂体瘤。PCOS可导致20~35%患者泌乳素轻度升高;
(2) 如高雄激素血症或明显的高雄激素临床表现,应排除非典型肾上腺皮质增生(NCAH)(由于21-羟化化酶缺乏,测定17-羟孕酮水平)、柯兴氏综合征、分泌雄激素的卵巢肿瘤等。
四、PCOS的合并症:
多囊卵巢综合征常伴有肥胖、代谢综合征和胰岛素抵抗。肥胖的诊断标准详见附件二,中心性肥胖的诊断标准详见附件三,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详见附件四,胰岛素抵抗详见附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