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宇翀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诊后必读

胃肠癌患者化疗后的出院注意事项

发表者:杨宇翀 人已读

一、每3-4天要复查血常规

骨髓抑制是化疗最常见的限制性毒副作用,在血液成分中,中性粒细胞半衰期为6-8小时,血小板半衰期为5-7天,红细胞半衰期为120天。因此,骨髓抑制最先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减低,血小板降低出现较晚,红细胞一般不受影响。一般胃肠肿瘤患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最低值会出现在用药后1-2周,约2周后恢复,一般呈U字分布。一般情况下,如果复查多次血常规已经提示白细胞从低往高变化,即使用药不处理,白细胞也会上升至正常范围。

而白细胞或者粒细胞低至一定范围(白细胞<2.0*10^9/L,粒细胞<1.0*10^9/L),就得需要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生白治疗,如果出现粒缺伴发热,就得需要住院抗感染治疗。如果血小板<50*10/L,可给予白介素-11或者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如果只是轻度的骨髓抑制,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利可君片或升血小板胶囊等对症治疗。而胃肠癌中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奥沙利铂、卡培他滨、伊立替康均有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尤其是伊立替康),因此该类患者出院后需要密切定期监测血常规变化。

二、每周要复查肝功能

肝脏为解毒器官,部分化疗药在肝内代谢转换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肝损害。多数以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升高为主,有时可出现胆红素升高,常发生于化疗后7~14日。伊立替康有将近8%几率导致轻-中度转氨酶升高,而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也引起轻度肝功能改变,因此需要每周定期复查肝功能。

如果轻-中度肝损伤,可在医生指导下给予口服保肝降酶药等药物治疗,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以及饮食习惯,避免抽烟喝酒,预防感冒发烧,保持良好心态,适当锻炼。如果出现重度肝损伤,应及时就医住院治疗。

三、注意外周神经毒性反应

外周神经毒性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手指及脚趾的感觉麻木、其次还包括感觉迟钝、触觉减退、皮肤感觉异常、肌肉痉挛、抽搐或是灼热感等。在胃肠癌化疗常用药物中,奥沙利铂和紫杉醇的外周神经毒性较为常见。

奥沙利铂也叫草酸铂,进入人体后可代谢生成草酸,可以和钙离子螯合,降低了钙离子在组织中的浓度,从而引起感觉异常和肌肉痉挛等。其神经毒性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给药后24~48小时内发生的急性毒性反应,如四肢外周神经感觉障碍和麻木,其特征是遇冷后症状加重。这些症状多在用药后数日消失。另一类是慢性毒性反应,表现为初始时感觉障碍,比如书写及扣钮等精细动作有困难。当累积药量越多,感觉障碍的持续时间越长。在使用奥沙利铂药物时,不可进食冰冷食物,禁止饮用冷水,禁止冷水刷牙洗漱洗脸,禁止接触冷的物体,建议患者洗漱、洗浴、洗澡均用温热水,饮用温水,在寒冷天气注意保暖,佩戴保暖手套口罩帽子等。如四肢麻木症状严重,可热毛巾外敷、局部按摩等方法减轻症状。有研究表明,运动可以潜在地降低化疗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频率。而目前暂时没有药物可用于预防奥沙利铂诱发的周围神经病变。有研究表明,可以使用抗抑郁药,如度洛西汀(2B级证据)可以改善慢性神经病变症状,包括疼痛。而由我科巴一教授和周礼鲲医生发起的III期对照研究(TJMUCH-GI-001)发现申捷(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可以明显缓解奥沙利铂化疗所致神经毒性,该研究成果受邀于2018年ASCO展示,并入选壁报讨论环节。

紫杉醇引起的神经毒性机制研究还较少,目前认为随着紫杉醇用量的累加,体内神经纤维损失、萎缩的发生率亦随之增加,从而引起临床症状。据报导,紫杉醇引起的外周神经毒性发生率约60%,严重神经症状的发生率约4%,表现为麻木,感觉异常,刺痛,先见于手指和脚趾,具有剂量累积性,大多程度较轻。目前在临床上认为,轻度神经毒性一般不用特殊处理,中度神经毒性可以给予维生素B1、B6及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治疗,重度患者应调整紫杉醇用药剂量。

四、注意伊立替康引起的腹泻不良反应

伊立替康引起腹泻分为:

1.早期腹泻,24小时以内发生腹泻,主要由于胆碱能反应引起;一般给予阿托品:0.25 mg皮下注射即可。如果病人在以前化疗有严重的乙酰胆碱样症状,可预防性的使用阿托品;

2.24小时以后发生腹泻,称为迟发性腹泻。一旦出现延迟后腹泻(稀水样便),即刻服用4 mg 洛哌丁胺,以后每 2h 服 2 mg,末次稀便后继续服12h,不得连续用药超过 48h。如果超过48h后仍未缓解,建议住院给予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奥曲肽及纠正电解质等对症治疗。

如果患者没有腹泻,不要擅自预防性服用止泻药。同时嘱患者应注意清淡饮食,可进食清汤、米饭等清淡食物,避免辛辣油炸及奶制品,避免进食果汁、新鲜水果与蔬菜等可加速肠蠕动的食物或饮料。

骨髓抑制、肝功能异常、外周神经毒性、腹泻是临床上常见的化疗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不低,但一般程度较轻,但通常被患者耐受。因此,请各位患者及家属保持好良好心态,正确认识这些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式,积极配合我们的治疗,相信我们一定能战胜胃肠肿瘤疾病!

本文是杨宇翀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