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K/T细胞淋巴瘤治疗进展
NK/T细胞淋巴瘤治疗进展
NK/T细胞淋巴瘤治疗进展
有一定的区域性和种族易感性:亚洲常见,尤其在中国、日本、朝鲜; 中美洲、南美洲较为多见;西方罕见。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约2-4:1,中位年龄约44岁。
病因及发病机制: 鼻型N K/ T 细胞淋巴瘤与EB 病毒感染关系密切,尤其是鼻腔病例,80 %~100 %都存在EB 病毒感染,而鼻外部位NK/ T细胞淋巴瘤EB 病毒的检出率则相对较低( 15 %~50 %) 。
临床特征—侵犯部位:
1多发生于鼻腔,发生于沿中线部位包括鼻咽、鼻窦、上颚、扁桃体、下咽、咽、喉;
2.10% ENKL易发生于胃肠道、皮肤、唾液腺、肾上腺、脾脏和睾丸等。 骨髓和中枢神经系统受侵罕见。
3. 肉眼可见特征: 面部中线组织如鼻腔、上腭、鼻咽进行性坏死性溃疡和坏死性肉芽肿病变。
影像学检查:
鼻腔NK/T细胞淋巴瘤在普通X线平片无特异征象,仅见鼻腔软组织肿胀,鼻窦腔混浊或粘膜增厚,腔内多无积液。
1、 CT主要表现:
(1)原发于面部中线,双侧或单侧,以鼻腔和口咽部为主;
(2)鼻腔或咽部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与周围正常组织界限不清,肿块内部密度不均匀,无明显实质强化;
(3)病变进展则侵犯广泛,可发生骨质破坏,最多见于鼻中隔、鼻甲和上颌窦骨壁;
(4)多无颈淋巴结肿大。
CT检查可较好地显示肿瘤的形态、位置和范围, 有助于放射治疗计划的制定。
2、PET-CT检查的重要性
由于PET-CT更能全面的检查全身各处结外淋巴器官,直观的检测到结外器官的受侵情况,这为提示临床分期及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临床分型:
依据明显不同的生存和预后(Lee J, Eur J Cancer 41:1402-1408, 2005; Lee J,Br J Cancer 92:1226-1230, 2005
1.上呼吸消化道NK/T细胞淋巴瘤 (UNKTL):指原发肿瘤侵犯鼻腔、鼻咽、口腔、口咽、下咽, 不管其他部位有无播散。
2. 非上呼吸消化道NK/T细胞淋巴瘤 (EUNKTL):指原发肿瘤在UAT外的部位如皮肤、胃肠道、骨髓、肺、眼眶、肾上腺、睾丸或中枢神经系统。
典型NK/T细胞免疫表型:
CD20-,CD2+, cCD3ε+, sCD3常-, CD7+, CD8+, CD45RO+, CD43+, CD56+,
TCRαβ-, TCR-, TCRγδ、TCR和Ig基因常为胚系(NK细胞系)
NK/T细胞淋巴瘤诊断步骤:
1,临床及组织学符合,CD3(+/-),CD56(+),βF1(-) NK
2,临床及组织学符合,CD3(+),CD56(+/-), βF1(+) T
3,组织学或免疫组化不典型,增加EBER协助。
4,如果以上都不能明确诊断,建议再次活检。
NK/T细胞淋巴瘤病理诊断标准:
病理形态特点:①正常鼻粘膜或肠道粘膜或皮肤破坏。
②多数病例中浸润的细胞中等大小、核不规则。③易见血管浸润。④常见坏死和核碎片。
2. 免疫表型:CD3(多克隆)+、CD20-、CD5-、Granzyme B(或TIA-1、穿孔素)+、CD56+(80%左右病例+)、Ki-67多数病例细胞大于50%。
3. EBER原位杂交:很多细胞阳性(20-90%细胞阳性)
鼻腔、鼻窦及鼻咽淋巴瘤近80%为NK/T或非特殊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
治疗:
放射治疗室早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受累野照射,不做颈部预防照射。照射剂量为50-55GY,肿瘤残存时,应补量照射10-15GY。放疗作为IE期NK/T鼻腔细胞淋巴瘤的主要治疗手段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完全缓解率达到80%以上,以放疗为主要治疗的5年生存期达到40-92%。
对于晚期病人(III-IV),化疗为主要治疗手段,合并局部区域放疗。
化疗方案:
2011年NCCN治疗解读SMILE方案:
甲氨蝶呤 2 g/m2 iv6h d1
地塞米松 40 mg iv d2–4;
异环磷酰胺 1.5 g/m2 iv d2–4;
左旋门冬酰胺酶 6000 U/m2 iv d8, 10,12, 14, 16, 18, and 20;
依托泊苷 100 mg/m2 iv d2–4.
甲氨蝶呤&依托泊苷 2 g/m2 &150 mg/m2 in level 2, 3 g/m2&150 mg/m2 in level 3, 3 g/m2 &200 mg/m2 in level 4.
亚叶酸钙和美司钠解救
28天一周期
NK/T细胞淋巴瘤DDGP方案:
DDP (顺铂) 20mg/m2 ivgtt d1-4
DEX (地塞米松) 12mg/m2 ivgtt d1-5
GEM (吉西他滨) 800mg/m2 ivgtt d1、8
Pegaspargase (培门冬酶 ) 2500 IU/m2 im d1
21天一周期
附培门冬酶的用法及适应症等
(培门冬酶)
【药品名称】
商品名:艾阳
通用名称:培门冬酶注射液
英文名称:Pegaspargase Injection
汉语拼音:Peimendongmei Zhusheye
【适应症】
本品可用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一线治疗。国外资料提示可用于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NK/T淋巴瘤、前T母淋巴细胞淋巴瘤)。
【不良反应】
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多数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因子I出现异常。此外,尚可见发热、体重减轻、嗜睡、精神错乱、血脂异常、低血钙和氮质血症等。
【禁忌】
1. 对本品严重过敏史患者 。
2.既往使用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出现过急性血栓症者。
3.既往使用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出现胰腺炎患者。
4.既往使用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出现严重出血事件者。
【注意事项】
1. 对门冬酰胺酶过敏者慎用 2.糖尿病患者或血糖高于正常者慎用 3. 肝功能不全者慎用 4. 尚不清楚本药对患者的生育能力及胎儿的影响,顾孕妇用药时应权衡利弊。 5. 尚不清楚本药能否分泌如人乳汁。顾哺乳期妇女用药时应谨慎。 6.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血常规、血糖、血淀粉酶、血糖总蛋白及凝血功能、肝肾功能。治疗中建议连续检测本药的血药浓度。
【用法用量】
成人 肌内注射 一次2500U/㎡,每1~2周1次,10周为一疗程。(作者注:单药如此用法,联合用药的话,视具体方案而定)
儿童 肌内注射 体表面积打0.6㎡者,一次2500U/㎡,每2周一次;体表面积低于0.6㎡者,一次82.5U/kg,每2周一次。
本文是曾辉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