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力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典型病例

信任创造奇迹——重症患者医患沟通之二

发表者:费力 人已读

第一次见到X老先生和Y老太夫妇是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的结核病房,Y老太因“结核性脑膜炎、脑干和脑结核瘤”在公共卫生中心感染科住院治疗已经将近半年。见惯了长期住院病人家属的疲惫和迷茫,一直在Y老太病榻前照料的X老先生虽然年逾古稀但干净利落。他话语不多,给人的感觉出奇的平和。

当时Y老太的病情很不乐观,经过5个多月治疗,虽然脑脊液感染有所控制,脑干和脑结核瘤却依然呈进展的趋势,进行性加重的脑积水更是已经让Y老太陷入昏迷。而如果脑积水不能得到尽快控制,每天花费不菲的治疗永远等不到乐观的结果。

一经确诊,结核病就主要由传染病专科医院收治,神经系统结核临床治疗疗程长、预后差,即便是已经没有传染性的结核病患者,综合性医院的收治意愿也不强。这些患者如果继发专科医院技术上无法提供治疗的手术等情况,求医过程往往并不顺利,患者及其家属在忍受病痛煎熬的同时还不得不面对寻医无门的无奈。另外,如果长期就医带来的经济压力较大而康复前景又不清晰,当面临抉择时往往进退两难,而医患双方的任Y一丝犹豫都有可能让患者失去仅剩的一点点康复机会。

我院神经外科在与公共卫生中心感染科的多次合作中在脑脊液结核杆菌感染后继发脑积水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也掌握了与患者家属沟通的艺术:保持信心、精确传达手术的利弊。

X老先生的沟通比预计的顺利。Y老太并不是一个能够对预后有太多期待的病例,高龄、昏迷多日加上MRI片上触目惊心的脑干和脑结核瘤,即便脑积水手术成功,最终能恢复到什么程度仍是个未知数。尽管没有太多的预期保障,在医生对手术成功信心的激励下,也亲眼目睹了既往手术成功的案例后,X老先生没有太多犹豫,做出了等儿子回来再做打算的决定。

2周后,当Y老太转到我院神经外科NICU病房时,医护的压力落在了神经外科护理组身上。高龄、昏迷、长期卧床、深静脉置管、大剂量脱水治疗、鼻饲喂养、留置导尿、有明确糖尿病和肺部感染病史,除了手术相关风险外,围手术期继发感染是我们最大的顾虑。

在神经外科护理组的精心照料下,Y老太的围手术期经过非常顺利,术后Y老太的意识状况稍有好转,2周不到就转回公共卫生中心继续抗结核治疗。

再一次得到X老先生的消息是3个多星期后,原本有高血压病的X老先生在公共卫生中心照顾Y老太期间突发脑溢血意识障碍由公共卫生中心转我院治疗。

主侧半球出血、血肿量大、高龄、预期预后差,开刀还是不开刀?进退两难的患者家属希望得到对患者预后有利的信息支持。详细了解病情后,在众多不利信息中,我们向患者家属如实传达了对患者相对有利的信息:有清醒期、目前昏迷不深、血肿主体偏外侧,经过积极治疗有得到较好康复的可能。不再犹豫,患者家属接受了手术治疗的建议,患者接受了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手术很成功,围手术期经过虽然一波三折,好在有惊无险。神经外科护理组也再一次经受住了考验,6周后,X老先生顺利出院了。

神经系统的康复任重而道远,后来的消息来自X老先生儿子的微信。Y老太的神经系统结核瘤病情最终得到了有效控制,出院后神经功能康复也进展顺利。

X老先生出院后坚持功能锻炼,最近的消息是:X老先生活动自如、生活自理,Y老太也早已经恢复意识而且自己能穿衣、吃饭。

或许我们不应该用奇迹来概括这对老夫妻出乎意料的康复结果,是医患双方的信任和坚持等来了最好的褒奖。

本文是费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7-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