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长征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宫外孕的预防方法

发表者:冯长征 人已读

正常妊娠时,受精卵着床于子宫体腔内膜。当受精卵于子宫体腔以外着床,称异位妊娠,习惯称宫外孕。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若不及时诊断和积极抢救、可危及生命。我国宫外孕的发生率约在1%-5%,宫外孕的发生率近年上升趋势明显。输卵管妊娠占宫外孕的95%左右,其中以输卵管壶腹部妊娠最多见,约占78%,其次为输卵管峡部、输卵管伞部,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较少见。

一、宫外孕的病因

输卵管妊娠发病原因众多、复杂,多以一种因素为主、多种因素混合所致。输卵管有丰富的弹性组织,血管、淋巴管、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丰富;其肌层和粘膜细胞形态、活动状态和生理特点的周期性变化受多种性激素、其他激素、因子、神经的调节,是雌激素和孕激素的靶器官。因此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异常都可以导致输卵管妊娠;

1、输卵管炎症 输卵管炎症可分为输卵管粘膜炎和输卵管周围炎,两者均为输卵管妊娠的常见病因。

2、输卵管周围粘连 产后感染、流产后、阑尾炎、腹膜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传播疾病等引起的盆腔病变常导致输卵管周围粘连或纤维化,可使输卵管机械性扭曲或压迫管腔,影响输卵管的正常蠕动,使孕卵运行缓慢,滞留于输卵管;

3、输卵管发育不良或功能异常 输卵管发育不良常表现为输卵管过长、肌层发育差、粘膜纤毛缺乏。输卵管功能主要包括蠕动、纤毛活动以及上皮细胞的分泌受雌、孕激素的调节。若调节失败,影响受精卵的正常运行导致输卵管妊娠;

4、输卵管周围肿瘤如子宫肌瘤或卵巢肿瘤的压迫,有时影响输卵管管腔通畅,使受精卵运行受阻而发生输卵管妊娠;

5、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引起盆腔粘连,引起输卵管间质增厚导致输卵管扭曲、变形、蠕动不良,导致输卵管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受精卵着床于输卵管;

6、输卵管手术 (1)曾患过输卵管妊娠的妇女行输卵管开窗取胚保留输卵管手术,再次发生输卵管妊娠的可能性较大,其发生率在10%-40%。 (2)输卵管结扎术后:结扎后的发生输卵管妊娠的原因有:a管腔不全再通;b瘘管或新生伞形成;c手术技术原因;d输卵管自身因素。

7、放置宫内节育器与异位妊娠发生的关系,已引起国内外重视。随着IUD的广泛应用,异位妊娠发生率增高,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使用IUD后的输卵管炎所致;

8、吸烟,吸烟女性发生宫外孕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1.5-4倍。这是因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以改变输卵管纤毛的运动方式,并引起机体免疫力低下,使输卵管等盆腔器官容易发生感染,从而影响受精卵的正常运行。

9、促使受精卵在输卵管种植 (1)精子原因,(2)卵子原因,(3)受精卵本身缺陷,(4)受精卵游走 卵子在一侧输卵管受精,受精卵经宫腔或腹腔进人对侧输卵管称受精卵游走。移行时间过长,受精卵发育增大,即可在对侧输卵管内着床形成输卵管妊娠。(5)输卵管腔内环境改变。

10、内分泌原因,雌激素和孕激素平衡失调,输卵管妊娠率有所增加;

11、精神因素 过度紧张等可影响自主神经系统,引起输卵管松弛、痉挛和蠕动异常.干扰受精卵的运送导致输卵管妊娠;

12、辅助生殖技术 辅助生殖技术(包括试管婴儿和人工授精等)无法避免宫外孕,辅助生殖技术后发生宫外孕的几率为2.1%-8.6%,高于自然妊娠。主要有机械因素、胚胎移植因素、促排卵及内分泌因素等。

二、宫外孕的预防:

1、锻炼身体,提高抵抗感染能力;不抽烟(已抽烟者戒烟);

2、放松心情,减少输卵管功能异常的几率;

3、从未怀孕者可以先找一位好的中医妇科专家进行中药调理后再试孕;

4、已经有过宫外孕者在试孕前需要做一个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了解一下输卵管的通常情况。即使造影显示健侧输卵管显示正常,最好也进行中医调理一个疗程后再试孕,一侧宫外孕对侧宫外孕风险较高,因为有同样的基础病变;

5、注意经期、产褥期和同房时的卫生,防止生殖系统感染;

6、严格控制性传播疾病,避免不洁性交、注意会阴部和阴道卫生,避免用“冲洗液”冲洗阴道。阴道冲洗会破坏阴道内环境的平衡,引起上行性感染导致盆腔炎等;

7、正确避孕 由于流产等有增加感染的可能性,如果不想要孩子,就要做好避孕;

8、有急性生殖系统感染应及时治疗,避免转为慢性生殖系统感染;

9、需要妇科手术时,请到正规医院进行,确保无菌、仔细、规范操作,预防术后感染引起输卵管粘连、扭曲等;

10、早期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当怀疑或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时需要早期进行腹腔镜手术清除病灶,防止病情进展累及输卵管,引起输卵管粘连、扭曲等,从而导致输卵管妊娠的发生;

11、预防复发性输卵管妊娠,对于有过宫外孕史的,输卵管功能丧失的严重输卵管病变直接试管婴儿。

这些方法可以降低宫外孕的发生几率,不是100%杜绝宫外孕的发生。

本文是冯长征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8-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