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新顺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论文精选

大黄浓缩颗粒治疗慢性胆囊炎170例

发表者:伏新顺 人已读

近五年,笔者用大黄浓缩颗粒治疗慢性胆囊炎170例,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全部观察病人均为门诊患者。在170例中,男57例,女113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62岁,平均45岁;病程半年以内39例,半年至一年56例,一年以上85例;B超检查提示慢性胆囊炎127例,慢性胆囊炎伴息肉或结石43例。诊断符合九版《实用内科学》所提出的要求。全部病例均有反复发作的右上腹或中上腹部胀痛,或胀闷不适感,可伴恶心欲吐、呃逆、嗳气、返酸、口苦、纳呆等症。伤风感冒、进食油腻食物,暴怒、精神紧张、忧郁等可致症状加重。查体可发现右上腹压痛,莫菲氏征阳性。当胆囊肿大时,右上腹可扪及卵圆形包块。B超检查有胆囊璧增厚毛糙。

治疗方法:用大黄浓缩颗粒6克,日两次,开水冲服,以两周为一疗程,并戒烟酒,忌油腻、粗硬、生冷及刺激性食物。

治疗结果:经为期两周的治疗,结果治愈(右上腹疼痛及伴随症状消失)61例,好转(右上腹疼痛减轻或消失,伴随症状显著改善)51例,无效(右上腹疼痛及伴随症状缓解不明显)58例,总有效率65.88%。

讨论:胆囊是收集、浓缩、排泄胆汁的器官,位于右季肋部,附于肝脏下面。由肝细胞分泌的胆汁首先进入毛细胆管,流经左右肝管进入胆囊,经过吸收浓缩,再经胆总管排入十二指肠,参与脂肪的消化。人们进食后,通过神经反射,使胆囊收缩,把胆汁排出去。每次胆囊收缩可排出囊内3/4的胆汁,若身体过于肥胖,或有胆道感染、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癌等疾患,胆汁就不能很好地排泄而滞留于胆囊,胆汁中的水分吸收增加,使胆盐浓度相对增高,刺激胆囊粘膜发炎。开始是无菌性炎症,随后细菌乘机入侵,转变为感染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是感染性胆囊炎中最为常见的临床类型,它既有感染因素,又有炎性表现,胆汁排泄不畅,局部疼痛,甚至巩膜皮肤黄染等。因此,临床上不仅要千方百计地减少一切能刺激胆囊的因素(戒烟酒,忌油腻、粗硬、生冷及刺激性食物)而外,还要选用具有抗感染、消炎、利胆、镇痛作用的药物。中医认为,慢性胆囊炎属“胆胀”范畴,多因肝气郁滞,胆失疏泄,湿毒内蕴而成。大黄浓缩颗粒是将大黄饮片煎剂经浓缩制成的颗粒剂,其药理作用与大黄煎剂完全一致。大黄性寒味苦,可入脾、胃、肝、大肠、心包经,有攻积导滞、泻火凉血、活血化瘀、利胆退黄等多种作用,可用于热结便秘、血热妄行、瘀血结滞、湿热黄疸、结石内阻等多种病症的治疗。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大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绿脓杆菌等多种致病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并有消炎、镇痛、缓泻、促进胆汁的分泌与排泄,以及排石退黄、促进消化、降低血清胆固醇等多种作用。

[作者单位:青海省中医院;地址:青海省西宁市七一路338号;邮编:810000]

本文是伏新顺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7-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