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现才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乳腺良性病变可参与预测乳腺癌发病?(转自医脉通)

发表者:葛现才 人已读

患有乳腺增生性疾病的女性本是乳腺癌的初级预防对象,但是却很少有将良性病变纳入评估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危险模型。近期发表在JCO杂志上的一篇研究将乳腺良性病变(BBD)纳入美国乳腺癌监测联盟(BCSC)风险模型中,该模型是唯一采用乳腺密度来预测乳腺癌发生的模型(文献:Jeffrey A. Tice,2015 JCO.2015.60.8869 )

该研究使用2000-2010乳腺癌发病率的SEER数据以及2010校正死亡的竞争风险人口统计学数据开发并验证了一个竞争风险模型。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估计年龄、种族/民族、乳腺癌家族史、乳腺活检史、BBD诊断以及BCSC所测乳腺密度的相对危险。

研究纳入了1135977名年龄在35-74岁的女性,对其行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均未有乳腺癌发病史,17%的女性接受过乳腺活检检查。随访期间(平均6.9年)有17908名女性诊断为浸润性乳腺癌。BCSC BBD模型所预测的发病风险较实际稍高一些(预期:实际=1.04;95%CI,1.03-1.06),准确性适中(ROC曲线下方面积为0.665)。患有乳腺增生性疾病的女性,将BBD纳入模型后可将5年患癌风险为3%及以上的女性比例从9.3%提高至27.8%(P<0.001)。

总而言之,通过使用乳腺密度及BBD诊断,BCSC BBD模型可准确估计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越来越多的患有BBD的女性使用BCSC BBD模型预测后证实为乳腺癌高危患者。(以上来自MedSci)

听上去很可怕是吗?那么乳腺良性病变,比如大家通常说的“乳腺增生”有多大可能发展为乳腺癌?临床上应该对“乳腺增生”的患者,如何处理?医脉通曾就此问题访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王建东教授。相信王教授的解答能帮你解除疑惑。

王教授讲道:“要注意的是,平时所谓的‘乳腺增生’与病理学上的‘增生’是两个概念,平时患者说的‘乳腺增生’应该指的是乳腺疼痛。

“乳腺疼痛是个很大的问题,以我在门诊遇到的情况为例,普通人对乳腺疼痛都有一种恐惧,精神非常紧张,乳痛患者就诊的主述常常是要求医生排除是否长了肿瘤,这是患者对‘乳腺增生’理解上的误区,大部分的肿瘤都是不痛的。乳腺疼在医学上被普遍叫做乳痛症,原因非常多,主要与女性激素的周期性变化相关。中医理论上讲,乳腺是受情致影响的器官,所以在女性压力大,心情郁结时,也比较容易发生乳房疼痛。

“因‘乳腺增生’和‘乳痛症’事实上有交叉,所以很容易被普通患者所误解,最近几年,尤其欧美国家在淡化‘乳腺增生’这个概念了,这是为了与医生讲的病理学上的‘增生’相区分。面对乳痛症患者,医生可以建议超声检查,再根据她的年龄,乳腺的情况决定是否再做钼靶检测,通过以上方法尽可能排除早期的肿瘤。

乳腺病的检查,临床医生也要注意中国人的特点。中国人的乳腺多是致密性,相对体积比欧美国家小,钼靶的对于肿瘤的检出率会受到腺体致密的程度影响。所以乳腺超声对中国患者来说是同样重要的。影像学发现的肿物,影像科会根据它们的表现行BIRADS评分。一般BIRADS 2、3级考虑是良性疾病,如囊肿或纤维腺瘤,建议每年定期复查;若BIRADS 4级,5级则考虑恶性病变可能,应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并行穿刺活检,再根据病理结果行下一步治疗方案的制定。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5-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