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红梅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孕期合理体重增长避免巨大儿的发生 北京大学专家杨慧霞

发表者:崔红梅 人已读

近年来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发现孕妇由于缺乏对孕期合理营养知识的了解,出现由于孕妇营养摄入过多,导致体重增长过快,胎儿出生体重超重,为此,在这里给孕妇朋友简单介绍孕期合理膳食和孕期体重增长的相关知识。

怀孕期间许多孕妇们认为必须增加营养,要多吃,尤其水果摄入明显增加,唯恐腹中的宝宝营养不够营养其生长发育。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面临的问题已不是吃喝果腹,而是营养不均衡和营养过剩。

现在大家都只生一个孩子,因此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因此,为了孩子使劲吃也成为许多准妈妈的信条。哪怕是在孕早期孕吐严重的时期,也有些女性认为吐了就得赶紧吃回来,不然孩子的营养跟不上。其实,现在早已不是那个营养不良的时代,我们更多的需要面对孕妇营养过剩、孕期体重增加过多的问题。孕期摄入热量超标,会导致孕妇体重过快长,随之,妊娠期糖代谢紊乱,妊娠糖尿病增加,尤其对于孕前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影响更为明显,同时,还有可能增加高血压的风险。此外,孕妇体重增加过多过快,会导致胎儿过度生长发育,巨大儿(出生体重在4000g以上)出生后并发症增加以及分娩时剖宫产等手术产率增加。根据近年来国外系列研究表明:胎儿出生体重过大,儿童期、成年期发生肥胖以及糖代谢异常的风险明显增加。在2009年第六届国际健康与疾病发展起源的大会上,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Karin Michels教授综述了肿瘤发育起源的流行病学证据和当今的研究进展。目前已经明确出生体重与乳腺癌、儿童期白血病、儿童期脑肿瘤等的发生相关。然而,虽然大量的循证分析证实高出生体重与上述肿瘤的发生相关,但是这种关系仅呈现出较弱的联系。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院流行病学研究室的S.?berg报道了他们针对绝经前乳腺癌发生情况的统计资料,显示出生体重与绝经前乳腺癌的发生呈相关性。

当然,物极必反,如果孕期营养不足,胎儿宫内发育受限,出生时体重过低(小于2500g),成年期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生也将增加。所以,为了孩子未来的健康应重视孕期合理营养,以保证胎儿健康成长。

那么,孕期女性到底每天吃多少合适呢?中国营养学会妇幼分会(2007年)制订孕前与孕期营养指南强调:在孕早期,即怀孕开始的三个月,不需要额外增加热量摄入,保持和孕前一样就可以。这个时期的胚胎发育并不需要太多热量,但是需要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多吃含叶酸的食物,或者补充含叶酸的多种维生素。早孕期水果建议摄入量每天100-200克。到了孕中、晚期,每天的热量摄入可以酌量增加200千卡。200千卡也就是大约相当于一两多生米或者两个鸡蛋或两个苹果的热量,实际上并不多。每日水果推荐的摄入量为200-400克。千万应注意避免,早孕反应过后,进入妊娠中期,暴饮暴食,所谓孕妇要摄入两人份营养等,以致孕妇体重过度增长等。

此外,孕妇应该密切关注孕期的体重增长。根据美国医学研究院2009年发布的一份运孕期体重指南,育龄妇女根据孕前体重指数不同,孕期体重合理增长也有不同范围。对于单胎孕妇来说,孕期不同阶段体重增长建议可供参考,见下表。

1 单胎妊娠孕妇体重增加建议:(摘自:2009年美国医学研究院,Institute of Medicine, IOM

怀孕前体重/标准体重

孕妇体重增加

中、晚期体重增加

<80% (瘦型)

12.5~18公斤

0.51公斤/

80%~120%(正常)

11.5~16公斤

0.42公斤/

120~150% (偏胖)

7~11.5公斤

0.28公斤/

>150%(过度肥胖

5~9 公斤

0.22公斤/

注:妊娠早期三个月平均体重增加0.5-2公斤

对于多胎(双胞胎、三胞胎)孕妇来说,体重正常者孕期体重可增加17—25公斤,体重不足者不少于此;超重者14—23公斤,肥胖11—19公斤。

根据系列研究显示:孕妇体重在正常范围而孕期体重增加保持在上述推荐范围,这样,母、儿合并症最少。另外,美国妇产科杂志2009年发表的一项,针对1656肥胖妇女孕期体重增长研究表明:孕期体重增长与产后体重恢复相关,孕期过度增长不利于产后体重恢复正常。当然,上述只是总的建议,针对不同个体,还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孕期保健。

不同体型的孕妇应了解上述自己孕期体重应该增加的范围,从怀孕早期注意自己体重变化是否在正常范围,如果已经到了孕晚期才发现体重增长明显超过上述推荐范围,就为时晚矣!

提醒广大孕妇:如果你想要一个健康的婴儿,为母婴(健康)考虑,你都应该吃得恰如其分。如果孕期体重增长过快导致糖代谢异常甚至发展成妊娠糖尿病,应该尽快就医,由这方面的专家帮助修正食谱;如果饮食管理无效,则需及时应用胰岛素。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4-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