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晓生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西京医院——听神经瘤的手术治疗!

发表者:贺晓生 人已读

神经瘤起源于听神经鞘,是一典型的神经鞘瘤,由于没有神经本身参与,故恰当称谓应为:听神经鞘瘤,是常见颅内肿瘤之一,好发于中年人,高峰在30-50岁,无明显性别差异。

听神经瘤因源自神经膜,故而又称听神经鞘膜瘤,为小脑脑桥角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的中年人,女性多于男性,由于本病的早期初期耳鸣、耳聋和头晕,故多初诊于耳科。

肿瘤在内耳道内逐渐增大将推动或压迫听神经、前庭神经和伴行的内听动脉,后者又将影响内耳血供,作为感觉结构退变,表现为单侧缓慢进行性,(偶呈突发性)耳聋,高调耳鸣、头晕和不稳感,肿瘤也可直接破坏骨迷路而产生类似症状,若中间神经与面神经被推压将出现耳内疼痛,涎腺与泪腺分泌改变,舌前味觉异常,半面肌痉挛,肌无力或瘫痪,肿瘤向小脑脑桥角方向发展,首先破坏岩尖及其上的三叉神经节,引起患侧面部麻木,角膜放射消失等。若肿瘤与脑干和小脑接触并使之受压,可引起自发性眼震和共济失调,肿瘤过大引起周围静脉回流障碍,脑脊液循环受阻,可使颅内压升高,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

(1)早期症状:①耳鸣:为一侧性,音调高低不等,渐进性加剧,多与听力减退同时开始,但也可能是早期唯一症状。②听力减退:一侧渐进性耳聋,早期常表现为与人谈话时,闻其声而不知其意,渐发展为全聋。③眩晕:少数表现为短暂的旋转性眩晕,伴耳内压迫感、恶心、呕吐,如膜迷路积水症状,但大多表现为不稳感;因肿瘤发展缓慢,前庭逐渐发生代偿而可致眩晕消失。④患侧耳内深处或乳突部疼痛,外耳道后壁麻木感。

(2)肿瘤已侵入或原发于颅后窝的症状:①三叉神经感觉支受累;同侧面部麻木。②可出现同侧周围性面瘫。③晚期,肿瘤压迫小脑,则出现发声不清,运动失调。④头痛:初起位于枕部及顶部,晚期因颅内压增高则全头痛;尚可伴有视力障碍及大脑传导束的受累症状。

诊断检查

1、纯音测听呈单侧音神经性聋,曲线多为高频陡降型,少数为平坦型或上升型,自描测听曲线多为Ⅲ、Ⅳ型,偶见Ⅱ型,音衰变试验绝大多数为阳性,双耳交替响度平衡和短增量敏感指数试验无响度重震现象,响度不适阈升高,言语识别率明显下降,多在30%左右。 声导抗测试:鼓室导抗图正常,镫骨肌声反射阈升高或消失,潜伏期延长,常有病理性衰减。耳蜗电图描记:若无内耳供血障碍,CM可保持正常,AP波明显增宽,其反应阈常较纯音听阈为低。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描测显示:患侧Ⅴ波潜伏期及Ⅰ-Ⅴ波间期较健侧明显延长,甚至Ⅴ波消失,晚近有用⊿Ⅴ值查找听神经瘤者,准确性较高,临床证明电位异常程度与瘤体大小相关。

2、前庭功能检查:多数病人可用眼震电图描记向健侧的自发眼震,各种诱发试验反应普遍偏低,常有向患侧的优势偏向。

3、神经系统检查,多有第Ⅴ、Ⅶ、Ⅸ、Ⅹ、ⅩⅡ脑神经受累的表现,脑脊液检查蛋白含量升高。

4、影像学检查:岩锥各投射位X线平片或断层片显示患侧内耳道扩大,变形或有骨壁破坏,内耳道脑池造影、CT、MRI不仅可发现很小或未进入内耳道的肿瘤,且能显示中流的外形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助于脑膜瘤,胆脂瘤等鉴别。

诊断:根据典型症状与检查结果多可确诊,难在早诊断,也贵在早诊断,需与突聋和梅尼埃病变鉴别。

治疗方法

尽早施行切除术是唯一有效的办法,局限于内耳道的肿瘤多采用颅中窝、迷路或迷路后进路,在手术显微镜明示下,并对面神经和心脏严密监护下仔细分块摘除,压迫并与脑干、小脑粘连的大中流或双侧肿瘤则须与神经外科合作经枕下或联合进路切除。

本文是贺晓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2-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