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洋_好大夫在线
5届年度好大夫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感冒——普通人每年生两次,用对感冒药少受罪,看完必定收藏

发表者:胡洋 人已读

正如我之前在文章中说的,感冒是人类最容易患得疾病,没有之一,每个成人平均一年2次感冒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免疫力低下的人更是频繁发作。很多人觉得感冒都是一样的,随意吃一点感冒药就可以了,甚至有些人认准一个牌子,不管什么感冒都吃一种感冒药,这就走入了一个误区了。其实,小小的感冒,门道很多,分类就达5种,怎么能都用一种感冒药解决呢。

1、普通感冒

又称急性鼻炎、大部分是由于病毒引起的,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balabala说了你也记不住的病毒。

特点是突然就起病了,大部分之前有着凉,但很多人都觉得没有,症状主要集中在鼻子(有慢性鼻炎的不在此类,有的人反复“感冒”几个月的,大部分是鼻炎),喷嚏、鼻塞、眼泪鼻涕一大把,2-3天后鼻涕变粘稠,伴咽痛,味觉减退,呼吸不畅,声嘶,很少发热,或者伴有轻度发热,头痛。有人会有 听力减退,如果出现黄鼻涕,证明继发细菌感染了,要加抗生素。

由于打喷嚏大部分是由于组胺等过敏因子所致,因此,这一类要选用含有抗过敏作用的感冒药,主要起效成分是马来酸氯苯那敏或者苯海拉明,含有这一成分的感冒药主要有:感康、快克。儿童用药主要有:小儿速效感冒颗粒。用药要早,眼看要发起来了就要用。

感冒——普通人每年生两次,用对感冒药少受很多罪,看完必定收藏

鼻子酸,鼻涕流不止为普通感冒

2、急性病毒性咽喉炎

病因是balabala一堆病毒,这些病毒我都知道,但是我低调,我不说。

咽炎时表现为咽部发痒或灼热感,较少咳嗽,咽痛不明显,如果出现了吞咽疼痛,长提示细菌感染了,有时候有发热,乏力,有时候还会合并眼结膜炎。下巴颏有时候会摸到疼痛肿大的淋巴结。喉炎特点为声嘶,讲话困难,咳嗽疼痛,有时候一夜睡醒就失声了。有时候伴有发热,咽痛或咳嗽。也能摸到肿大有疼痛的淋巴结。

这种感冒最关键是止痛缓解症状,起效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主要药物有:康必得,泰诺,白加黑;快克和感康也可以。

感冒——普通人每年生两次,用对感冒药少受很多罪,看完必定收藏

咽喉炎的表情和这位歪国大姐一模一样

3、急性疱疹性咽峡炎

又是病毒引起的,所以病毒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罪魁祸首。

这个是宝宝容易得的感冒,大人较少,表现为起病急骤,高热、咽痛、烦躁不安、流涎、厌食、呕吐、全身不适、吞咽困难,精神萎靡和惊厥等,多于夏天发作,张开嘴巴可见咽充血,软腭、悬雍垂(小舌头)、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以后形成疱疹。

感冒——普通人每年生两次,用对感冒药少受很多罪,看完必定收藏

症状比较吓人,但大部分可以自愈

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主要是抗病毒以及对症治疗,降低体温,防止抽搐很重要,抗病毒可试用利巴韦林(病毒唑),口服或静脉点滴,口腔局部喷利巴韦林气雾剂。部分中药制剂如双黄连、板蓝根、清咽冲剂等清热解毒药品也有一定的抗病毒疗效。退热可以使用温水擦浴等方法物理退热,同时可以使用小儿速效感冒颗粒解热治疗。

4、咽结膜炎

病毒引起

临床表现有发热(38.5~40°C)、咽痛、畏光、流泪,体检可见咽及结合膜明显充血。病程4~6天,常发生于夏季,儿童多见(幼儿园、学校可造成流行),游泳者易于传播。

眼睛红红的,发热,咽喉痛,

治疗上:

(1)局部冷敷和使用血管收缩剂,可减轻症状。

(2)抗病毒药物:急性期可使用滴眼液,以抑制病毒复制,如0.1%疱疹净、0.1%三氮唑苷、4%吗啉双胍等,每小时1次。

(3)抗生素眼液:合并细菌感染时加用。

(4)对症治疗:发热要进行退热治疗,尤其是高热时要防治抽搐。

5、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这次有细菌感染引起,多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其他还有一堆细菌,我都知道,我依旧低调。

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体检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脓性分泌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肺部无异常体征。

感冒——普通人每年生两次,用对感冒药少受很多罪,看完必定收藏

细菌性扁桃体炎咽痛发热剧烈

治疗:1、选用青霉素类或者头孢类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症状不严重时,可口服。

2、发热可以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3、局部扁桃体可以局部涂抹杀菌药物,也可喷注药物止痛减轻症状。

注意事项

一般感冒都有自愈性,治疗后大部分很快会好转,如果迁延不愈需要排除慢性鼻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尤其是咳出大量黄痰时,要注意合并气管炎支气管炎以及肺炎的可能性。必要时检查血常规,胸片等级检查。一直不好,不要撑着,有些疾病和感冒症状一模一样,但是要严重得多。

最后

虽然低调,不想说,但是如果觉得好,关注我!给你最好最专业的科普!

本文是胡洋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7-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