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狗咬伤处理
犬咬伤是指犬齿咬合、切割人体组织导致的皮肤破损,组织撕裂,出血和感染等损伤。除了一般化脓破损、组织撕裂、出血和感染等损伤。除了 般化脓性感染外,犬咬伤还可引起狂犬病、破伤风、气性 坏疽等特殊感染。 全世界每年有近亿人次被犬咬伤,我国是世界上犬只数量最多的国家,2012年就达到1. 3亿只,每年咬伤人数超过1200万。 犬咬伤 是狂犬病病毒最主要的传播方式,狂犬病的病死率 几乎是100%。 从世界范围看,每年因狂犬病死亡 人数约5.9万人,99%的入狂犬病病例是由犬只传 播的,小部分是通过野生动物(如狐狸、狼、材狼、编蝠、浣熊、臭勋或猫融等)传播。 虽然近年来我国人 狂犬病病例逐年下降,但仍然是世界卫生组织 WHO认定的狂犬病高 风险国家之一。犬咬伤不仅可以导致复杂、严重 的伤口和并发症,还可以导致机体组织和器官损毁、 身体残疾甚至死亡。近几年狂犬病一直居我国37 种法定报告传染病死亡数前列,对我国人民群众的 身心健康和社会安定造成了危害。犬咬伤是急诊外 科常见的问题,正确的早期伤口处理、易感染伤口预 防性抗生素应用、根据需要及免疫史进行狂犬病等 疾病的预防是犬咬伤处理基本原则。
1、生命体征评估
犬咬伤软组织损伤严重,合并症多,伤情复杂,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对危及生命的患者,首先要稳定生命体征。
2、伤口评估:犬咬伤伤口可见千全身各个部位,成人以四肢, 尤其上肢、手部最常见,咬伤位于四肢占54% -85% (其中手部为18% -68%), 其次为头颈部占15% -27 %儿童以头、面、颈部最常见,4岁以下者约 2/3位于头面颈部,年龄越小,头面颈部和会阴部咬 伤的比例越高 。犬的咬合力根据犬只大小和品种而不同,由于犬强大的咬合力和撕扯力, 所致的严重咬伤软组织损伤严重,伤情复杂。即便 表面看起来并不引人注目的穿刺伤,也可能并发重 要的神经、血管、肌腌、韧带甚至是骨骼损伤。
伤口感染特征 犬咬伤伤口感染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红肿、压痛、脓性分泌物和淋巴管炎,并 发症包括皮 下脓肿、手部间隙感染、骨髓炎、脓毒性 关节炎和脓毒症。感染的全身体征包括发热和淋巴 结肿大等。局部蜂窝织炎可亚急性发作,损伤后 24 -72 h开始出现;不到20%的患者会发生全身性 感染,但可能累及骨、关节、血液和脑膜。 咬伤后治疗延迟是导致犬咬伤后感染发生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受伤后超过24h才就诊的患者很可能巳经出现感染,并且就诊的原因往往是因为感染性症状或体征。
犬咬伤后狂犬病暴露分级及免疫预防处置程序
3、对于任何皮肤破损的犬咬伤,应 确定患者的破伤风免疫接种状态,合理使用破伤风类毒素、破伤风抗毒素,给予适宜的免疫预防。
4、创口处理
对于有活动性出血的伤口应给予直接压迫止 血,并应在伤口远端区域进行神经血管评估。 深至 重要解剖结构的伤口应作为严重穿透伤处 理。伤口的处理不仅有利于重要解剖结构 及功能恢复,同时是预防伤口感染,预防破伤风、狂 犬病的重要措施, 临床必须给予伤口处置足够的重视,避免不必要并发症的出现。
4.1 伤口冲洗和清洗 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 清洗剂)和流动清水交替清洗所有咬伤处约15min, 然后用无菌纱布或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液吸尽,若清洗时疼痛剧烈,可给予局部麻醉,如条件允许,可以使用专业的清洗设备对伤口内部进行冲洗, 以确保达到有效冲洗,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避免在伤口处残留肥皂水或其他清洗剂。 有证据表明,即使在没有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情况下,通过有效的伤口清洗加立即接种狂犬病疫苗并完成暴露后 预防程序,99%以上的患者可以存活。
4.2 消毒处理 彻底冲洗后用稀碘伏或其他具有灭活病毒能力的医用制剂涂擦或清洗伤口内部,可以灭活伤口局部残存的狂犬病病毒
4.3清创及扩创 犬咬伤伤口尤其撕裂伤应清创去除坏死组织,必要时行扩创。
主动免疫预防 目前我国使用的人用狂犬病疫苗均为经过浓缩、纯化的细胞培养疫苗。 执行的人用狂犬病疫苗免疫程序有“ 五针法 ” (即Essen 法,分别于第0、3、7、14、28天各肌肉注射1剂)和四针法” (即Zagreb法,2 -1 -1免疫程序,分别于 第0、7、21天各肌肉注射2剂、1剂、1剂)。
被动免疫预防 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的机制是在伤口局部浸润 注射以中和伤口经清洗、消毒后残留的病毒,产生局部免疫保护。 目前我国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有: 人源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感染预防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减少一些犬咬伤的感染发生率,尤其是高危伤口,如深部刺 伤;挤压伤相关的中度到重度伤口;在有静脉和或)淋巴受损区域的伤口;手部、生殖器、面部、靠近骨或关节(尤其是手和人工关节)等部位需要闭合的伤口。
破伤风预防 犬咬伤为破伤风易感伤口 尤其是穿刺伤及撕裂伤的伤口。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