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临友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CT报告肺结节怎么看?

发表者:张临友 人已读

很多人在做胸部CT检查的时候报告上写了“肺结节”或是“磨玻璃结节”字眼,这些结节是什么呢?它们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该如何判断?

有一些患者看到CT检查报告上提示有肺结节,尤其是磨玻璃样结节,就会很紧张,这是由于大多数患者认为肺结节就是肺癌。其实肺上的结节,尤其是一些小的、实性的结节,90%以上都是良性的。要判断结节的良恶性,首先需要把这些结节看清楚,即有经验的专科医生在电脑上对患者高清、薄层的胸部薄层扫描数据进行阅读,称为软阅读。

所谓的软阅读首先要有高清晰度、薄层(1mm)的数码片子,因为结节通常较小,尤其早期的肺结节。这样就有庞大的数据量,需要患者把这些数据刻成光盘,便于进行软阅读。只有这种软阅读能够更清晰的显示肺结节的大小、边界、密度和周围组织的关系。有时甚至需要对结节的影像进行特殊的后处理,以便于判断结节的立体形态、与血管的关系等。由这些细微的结构综合患者临床的信息,来帮助医生判断结节的恶性概率。

当然临床上常常一次胸部CT检查并不能完全去确定这个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的,大多数的临床医生都会建议发现肺结节后,对肺结节进行随访。根据患者肺结节的检查结果,来制定下一次的随访周期。比如一个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我们会建议3-6个月进行随访;假如是一个小于5毫米的实性结节,通常会建议一年做一次随访。

体检查出肺结节,患者是不是必须要选择“一刀切”?后续需要做哪些检查和治疗呢?

多数情况下怀疑或确定恶性概率比较大的结节、或临床诊断比较困难且无法排除恶性,并且无手术切除禁忌症时,医生会建议手术切除。

但一般大多数肺结节都是良性的,尤其是小的结节。所以体检查出肺结节,要不要选择手术切除,需要先做基础的判断。

曾经有一个朋友拿着CT报告来找我,片子中显示这个结节比较大,最长径达到了15mm。

第一、结节是实性的、纯毛玻璃还是部分实性比例多大;

第二,它的结节是混合密度结节,这种密度的结节恶性可能性最高;

第三,结节的边界不是很光滑,有毛刺;

第四,结节内有微血管的穿入;第五,结节跟胸膜有一定的连接;第六,这个结节位于肺上叶。

虽然这个朋友没有肿瘤的家族史,但有长期吸烟史这样的危险因素,因此我们预测这个肺结节的恶性概率超过90%,建议他尽快手术治疗。术后也证实他是肺癌。

还有一个朋友他右肺下叶和中叶有两个结节,这两个结节的大小分别是4毫米和5毫米,边界清晰的实性结节,靠近胸膜下。通过询问病史得知他没有肿瘤的家族史、没有吸烟史等危险因素。由结节呈现的性质、形状,我们初步判断这个结节恶性概率比较低,于是我给他的建议是可以6个月到一年做一次随访。

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检查出来的肺结节不是必须要一刀切,大多数的病人会像第二个患者这样,建议定期的进行随访。

因此不能因为这个结节长在肺上看不见,就去担心,肺结节需不需要手术切除,一定要根据临床的情况来综合判断进行判断。

低剂量螺旋CT(LDCT)是目前指南中推荐使用的肺癌筛查方式,哪些人群需要做肺癌早筛?LDCT与一般的CT检查有什么区别?

哪些人群需要做肺癌的早筛,主要是跟肺癌的危险因素有关。

肺癌的高危人群首先就是性别高危,男性会多于女性。主要与男性可能有吸烟等更多的危险因素有关。近年来女性肺癌发病呈现上升趋势,与女性的被动吸烟、居室内污染(烹饪烟雾)等有关。

第二个是接触一些危险因素的人,比如吸烟人群,包括主动吸烟人群和长期被动吸烟人群。还有一些接触特殊化学物质比如苯、砷等,以及放射性物质的人群。

第三个有肿瘤,尤其是肺癌家族史者。比如父母亲、兄弟姐妹患有肿瘤病史的。如果患者既往曾经得过其他部位的肿瘤,或既往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等,也是肺癌的高危的人群,需要做肺癌的筛查。每个国家指南推荐的肺癌早筛的年龄不尽相同,有的推荐是40岁以上,有的推荐是50岁以上。

所谓的低剂量螺旋CT,是指将普通的CT剂量调低,以达到减少辐射的目的。低剂量螺旋CT从影像呈现的清晰度、效果来判断,和我们普通的CT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它的x线的负荷量比普通的CT要小很多,对病人的伤害也小很多,因此更适合用于肺癌的筛查和随访。

癌症筛查是降低肺癌死亡率的首要策略,早期肺癌患者目前的生存现状如何?可选择哪些治疗方式?

不管是什么样的疾病,尤其是对肺癌,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患者的生存时间将大大延长。

现有研究表明早期肺癌,尤其是Ⅰ期肺癌,5年生存率几乎是100%,到了晚期,5年生存率会大幅度下降,大概不到30%。

越早期,患者治疗的机会也越多,患者会有比较长的生存期,较好的生活状态,因此,早诊早治是肺癌非常重要诊治的策略。目前早期肺癌的治疗仍然以手术治疗为主。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