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好大夫在线

医学科普

女性产后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

人已读

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称产褥期,通常为6周。产褥期为女性一生生理及心理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之一,多数产妇恢复良好,少数可发生疾病。全身各个系统均有变化,以生殖系统最为显著。

1、生殖系统变化:

(1)子宫:变化最大,在胎盘娩出后子宫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的全过程(子宫复旧),一般为6周,包括宫体肌纤维缩复和子宫内膜的再生,同时还有子宫下段的血管变化、子宫下段和宫颈的复原等。

(2)阴道:阴道壁肌张力逐渐恢复,阴道腔逐渐缩小,阴道黏膜皱襞约在产后3周重新显现,但阴道紧张度至产褥期结束仍不能完全恢复至未孕时。

(3)外阴:分娩后外阴轻度水肿于产后2~3日内逐渐消退。会阴部血液循环丰富,若轻度撕裂或会阴侧切缝合,多于产后3~4日内愈合。

(4)盆底组织:在分娩过程中,由于胎儿先露部长时间压迫,使盆底肌肉和筋膜过度伸展致弹力性降低,并常伴有盆底肌纤维的部分撕裂。若能坚持做产后康复锻炼,盆底肌可能在产褥期内即恢复接近未孕状态。若盆底肌及其筋膜发生严重撕裂造成盆底松弛,加之产褥期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或者分娩次数过多,且间隔时间短,盆底组织难以完全恢复正常,成为导致盆腔器官脱垂的重要原因。

2、乳房变化:产后婴儿每次吸吮乳头时,来自乳头的信号经传入神经到达下丘脑,通过抑制下丘脑分泌多巴胺及其他催乳素抑制因子,使腺垂体催乳素呈脉冲式释放,促进乳汁分泌。吸吮及不断排空乳房是保持乳腺不断泌乳的重要条件。要保证产妇休息、足够睡眠和营养丰富饮食,并避免精神刺激至关重要。若此时乳汁不能正常排空,可出现乳汁淤积,导致乳房胀痛及硬结形成;若乳汁不足可出现乳房空软。

3、循环及血液系统变化:产后大量血液从子宫涌入产妇体循环,加之妊娠期潴留的组织间液回吸收,产后72小时内,产妇循环血量增加15%~25%,应注意预防心衰的发生。循环血量于产后2~3周恢复至未孕状态。产褥早期血液仍处于高凝状态,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凝血酶原于产后2~4周内降至正常。血红蛋白水平于产后1周左右回升,白细胞总数于产褥早期较高,1~2周恢复正常。淋巴细胞稍减少,中性粒细胞增多,血小板数量增多。白细胞沉降率于产后3~4周降至正常。

4、消化系统的变化:妊娠期胃肠蠕动及肌张力均减弱,胃液中盐酸分泌量减少,产后需1~2周逐渐恢复。产后1~2周内产妇常感口渴,喜进流食或半流食。产褥期活动减少,肠蠕动减弱,加之腹肌及盆底肌松弛,容易便秘。

5、泌尿系统变化:妊娠期体内潴留的多量水分主要由肾脏排出,故产后1周尿量增多。在产褥期,尤其是产后24小时内由于膀胱张力降低、对膀胱内压的敏感度下降,加之外阴切口疼痛、产程中会阴部受压过久:器械助产、区域阻滞麻醉等均可能增加尿潴留的发生。

6、内分泌系统的变化:产后雌孕激素水平1周时降至未孕时水平。催乳素水平因是否哺乳而异。月经复潮及排卵时间受哺乳影响。不哺乳产妇通常在产后6~10周月经复潮,在产后10周左右恢复排卵。哺乳产妇月经复潮延迟,有的在哺乳期间月经一直不来潮,平均在产后4~6个月恢复排卵。产后较晚月经复潮者,首次月经来潮前多有排卵,故哺乳时产妇月经虽未复潮,却仍有受孕可能。

7、腹壁的变化:腹壁可见妊娠纹。腹直肌出现不同程度分离,产后腹壁明显松弛,腹壁紧张度需在产后6~8周恢复。


本文是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