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玻璃结节
发表者:谢冬 人已读
我和磨玻璃结节不得不说的故事-21
----重要的决定
作者:有心的患者
一直对自己的肺有些许担心,是因为爸妈也是肺出了问题后离我们而去的。好在单位有体检,每年胸透后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直到2016年,体检中胸透改为CT后,一直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
接到体检中心的电话时正和朋友一起吃饭,打电话的医生语气很和气,说CT显示肺有问题,尽快安排时间去医院看诊。医生的和声细语对我来说却是如雷贯耳。匆匆的一个人忐忑不安地去拿了片子,看了第一家医院。坐诊医生30来岁,看了一眼就说:“蛮大的嘞”,“什么意思”?“肺癌”随后说了句“可以开刀的”。说实话我脑子一阵嗡嗡作响,可以开刀的预示还有救。我当即拿了片子走人,一边感叹现在的医生怎么这么直白的同时也赞叹自己没有被吓到倒下。我倚在医院大门旁的围墙上,头晕整个人懵了,思绪万千,因为爸爸查出来只有短短的五个月就走了,而妈妈,一个坚强的女性送去医院12天就离开了我们。尽管自己一直担心的事现在发生了,心里还是难以接受的,看着眼前繁华的都市,川流不息的车辆,一批批的匆匆过客,真就感叹命运的不公。稍冷静后心想,既然老天爷不眷顾我,生命将步入终点,那就打的吧!咱还是先回家。
先生是第一个知情人,先生说我们去其他医院看看,去上海最好的医院看,我陪你。儿子儿媳是第二个知情人,儿子说妈妈好人有好报不会有事的,儿媳说把身体养好养的棒棒的接受治疗。我欲哭无泪,不能哭,不能扰乱了一家人看似平静的生活。对外我们封锁消息,不让每天的问候电话足以让自己崩溃。从查出到最终手术治疗经历了11个月,在这段时间里看了上海中山医院、上海胸科医院、上海肺科医院,这是我们的家庭约定看3个医院。最初的这段时间里,我经历了无数个不眠之夜,脑子里其实什么都没想就是睡不着。白天闲暇时,经常会把自己以后的日子捋一遍,不知不觉中会安排一些身后事,安排好先生以后的生活琐事,自己也已经感觉走不出来了。
最终我们选择出去旅游,先生陪我和朋友先后去了欧洲、香港澳门、三亚、苏州周庄等地,愉快的旅游会让我忘记心里的伤痛。去中山医院和胸科医院看的都是特需门诊,心里想着特需门诊的医生读片肯定高水平,再说各家医院都要自家医院的片子。3个月查CT一次,我心里其实很想有位医生说没事,但是没有,医生都说感觉不好,需住院治疗。本来我们决定怀揣着它不动我也不动的想法,不是说每个人都有抗癌能力吗,我们可以共存,我也这样想。但现实迫使我必须要考虑治疗的事了。因为第三家医院就是肺科医院,因为它是专科医院所以我们相信它,事实也是这样。肺科医院有位医生说,“你可以选择不手术,但你必须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你每天背着一个定时炸弹,能承受多长时间?你已经看了上海最好的医院都是一个建议,你还犹豫什么呢?”是啊!想想从发现肺结节至今已11个月了,这11个月的心路历程只有自己知道。
决定手术了,手术在肺科医院做得很顺利,右肺上叶1/2切除,下叶全部切除,病理报告显示是早期肺癌,配合治疗后身体恢复的蛮好的,真感觉经历了一次生死。现在最想感谢的是为我手术的医生,他们精湛的医术为我摘除了身上的外来物,也医好了我心病,否则后果是无法预估的。其次感谢我的家人,我的至亲至爱给了我精神上,身体上无微不至的关怀。感谢单位给了我们体检的待遇得以把疾病消灭在萌芽之中。感恩所有的遇见!岁月静好!
心理健康小贴士:
作者有肺癌家族史,父母皆因肺癌相继离世,这给了她很大的心理压力,一直担心肺部出现问题。在单位每年例行体检发现早期肺癌后,一时难以接受。在未确定治疗方案前,焦虑、担忧、夜不能寐。
经过一段时间的旅游调整,作者暂时忘记了内心的伤痛。在求医问病期间,三家权威医院的专家均建议手术治疗,但其仍难以抉择。经过11个月的痛苦、纠结、挣扎,决定听从医嘱,选择手术治疗。术后,不但身体恢复良好,还治好了自己的心病。
从作者的患病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的担忧和害怕往往来源于对未知的不确定性。所以,如果一旦发现疾病,要听从医嘱,采取行动,尽快确定治疗方案,不然一味地陷入担忧、焦虑、恐惧的情绪中,不但对疾病的治疗没有任何意义,还很有可能贻误病情。(商丽君老师)
本文是谢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8-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