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宏生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老年人椎体压缩性骨折相关知识及防治策略

发表者:林宏生 人已读

老年人椎体压缩性骨折系骨科常见疾病,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椎体压缩性骨折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为使老年朋友对老年人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相关知识及防治策略有所了解,从下面几个方面就老年人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希望老年朋友能从中受益。

一、老年人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策略

由于老年人椎体压缩性骨折均有明显的骨质疏松,骨矿含量的下降,椎体受到轻微外力作用即可发生骨折。伤后容易发生脊柱不稳定,从而出现腰背疼痛,重者出现神经受压症状。同时,老年患者常伴有各种内科疾病,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式,对老年患者都具有风险。保守治疗不能早期下床活动,而长期卧床极易发生坠积性肺炎、压疮、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是此类骨折的一种积极有效、最直接的治疗手段,能提供椎体稳定性,达到早期下地活动。一般情况下,患者术后即可下地,避免了长期卧床,降低因长期卧床导致并发症的发生率。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创伤少,见效快,备受骨科医生和患者的欢迎。

二、老年人椎体压缩性骨折并发症的防治策略

老年人椎体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不能达到早期下床活动的目的,而长期卧床极易发生肺炎、褥疮(压疮)、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对并发症的预防十分重要,主要预防内容包括:

1. 肺部感染的预防:

患者病情许可时,鼓励患者多扩胸,深呼吸,咳嗽,有痰尽量排出,定期拍背,做腹式深呼吸,有助于排痰,还可训练吹气球,吹水泡,多饮水,必要时做雾化吸入,以防发生肺部感染。对原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要使用超声雾化吸入,应用药物预防等措施使原有疾病减轻或控制。且要保持口腔卫生,必要时做好口腔护理。

2.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加强观察,听取患者主诉,注意肢端皮肤颜色、温度、肿胀情况有无异常。鼓励患者进行四肢的床上活动,如肌肉收缩,主动用力地做关节的屈伸。由护理人员或家属被动按摩四肢肌肉,促进血液回流。卧床期间定时更换体位( 每1-2 小时更换1 次为宜) 。劝告患者禁烟,以免尼古丁刺激血管引起静脉收缩。遵医瞩使用抗凝药。

3. 褥疮的预防:

由于老年人血液循环差,加之病后卧床时间长,很容易在骶尾部、足跟、肩胛部、枕后部等骨突部位发生褥疮,因此应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床铺的柔软、清洁、干燥、平整。定时更换体位,按摩受压部位,经常用温水擦身,排便后要清洁会阴部。加强营养,摄取易消化、高热量、多纤维素、高蛋白质的营养膳食。

4. 泌尿系感染的预防:

鼓励并帮助患者多活动、多喝水,保持会阴部清洁。患者留置尿管时,每日定时更换尿袋1 次,尿道口护理1 次, 尿管保持正确位置, 定时进行尿常规及尿培养检查。尽量避免长时间留置尿管。

5. 便秘的预防:

合理的饮食结构,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老年人每日保持饮水量(包括食物中的摄水量)约2000 ml,平衡每日三餐粗细粮搭配。合理使用镇定剂和缓泻剂。

6. 预防意外发生:

对既往疾病史及程度仔细询问,配合医生列出护理计划。对老年人除骨科专科护理外,应重视全身的观察护理,警惕危重病变的发生。及时记录护理病历,针对性地采取保护性护理措施。

三、老年人防跌倒策略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的健康及生活质量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跌倒标志着衰老进程的开始,是老年人群中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跌倒是一种突发的、不自主的体位改变,导致身体的任何部位(不包括双脚) 意外“触及地面”,但不包括由于瘫痪、癫痫发作或外界暴力作用引起的摔倒。跌倒的预防旨在对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客观评估,制定干预和锻炼计划,在不影响生活的情况下,减低跌倒的风险。老年人跌倒预防措施应包括加强跌倒健康教育、多因素跌倒风险评估、加强运动和平衡功能训练、改善关节功能、克服跌倒恐惧、严密药物监控和积极治疗相关疾病等。

四、老年人跌伤后救治策略

老年人跌倒之后,首先要了解老年人是否有受伤。若未评估就搬动,易造成二次伤害。老年人跌倒后若腰背极度疼痛,可能为骨折。在这种情况下,需立即求救,紧急送医。

五、不得盲目采用推拿按摩治疗,以免加重损伤和脊柱不稳引起不良后果。

六、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后康复策略

1.心理康复教育

老年患者,心理承受能力差,由于伤后疼痛,有恐惧心理,应进行心理辅导,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正确、愉快的配合治疗。

2、骨保健策略

预防骨质疏松症,要从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上进行:饮食均衡,可多吃钙质含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奶酪、虾皮等;适当晒太阳,维生素D是有效促进钙质吸收的关键物质,而阳光可以帮助身体合成维生素 D,夏天可在清晨和傍晚时,让小腿、手臂和背部晒20分钟左右的太阳;适量运动,增加人体的平衡协调能力,防止跌倒;避免挑提重物;适当使用护腰带;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查。

本文是林宏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2-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