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光荣
主任医师
好大夫工作室
感染内科
心肌酶与心肌梗死
寒冷季节,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有所增加。心梗血清酶升高,与肝病多有重叠之处,应注意。
说说心肌酶。心肌酶,顾名思义,是存在于心肌的各种酶的总称,包括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或LDH)、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a-羟丁酸脱氢酶(a-HBD)等。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因心肌细胞坏死而释放出心肌内多种酶,因此测定血清心肌酶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和评价溶栓后效果有一定的价值。
1.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
心肌梗死时血清CK水平明显升高,心肌梗死发病后2~4小时即开始升高,24~36小时达到高峰,3~5天即可恢复正常。心肌梗死患者CK增高以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为主,CK-MB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诊断的灵敏度明显高于总CK,其阳性检出率可达100%,且具有较高特异性。CK-MB一般在AMI发病后3~6小时增高,16~20小时达高峰,3~4天恢复正常,且增高程度与梗死面积大小基本一致。
2.乳酸脱氢酶
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时,LD于发病后12~24小时达高峰,并能持续升高达10天。
3.a-羟丁酸脱氢酶(a-HBD)
(1)心肌梗死患者血清a-HBD增高,发病后12~18小时开始升高,2~3天达峰值。为正常值的2~3倍,持续7~20天后恢复正常。
(2)a-HBD、LDH、AST、CK及CK-MB一起构成了心肌酶谱,对诊断心肌梗死有重要意义。
4.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后6~8小时AST开始上升,18~24小时后达高峰;仅为心绞痛时,AST正常。
本文是李光荣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