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便血知识问答
1、便血分为几种?
便血就是在大便时出血或带血。中医又叫做下血。便血可分为两种,大便时肉眼能看到流血、滴血、大便上带血,或有脓血、沾液血便,或血与大便混在一起使粪便成以柏油色、暗红色,叫做显性出血;大便时肉眼看不到出血,而用化验方法才能发现有出血的叫做隐性出血、潜血、或匿血。有的人一见便血就十分紧张,怀疑自己得了癌症,忧心仲仲;有人人则相反,认为是痔疮等一般小病,因此而不加注意。这两种态度都不对,正确的态度是应及时就医,弄清楚出血的原因。
2、哪些疾病可以引起便血?
许多消化道疾病和全身性疾病都可以引起便血,便血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症状。
(1)能引起便血的消化道疾病主要有:
1)上部引起便血的消化道疾病主要有:
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炎,食道炎,胰腺炎、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的癌症等。
2)下部消化道疾病
①小肠疾病
急性坏列性小肠炎、假膜性肠炎、肠伤寒等。
②大肠疾病
大肠癌、大肠息肉病、大肠憩室、溃疡性大肠炎、大肠结核、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克隆氏病、血吸虫病、肠套叠、直肠脱垂等。
③肛门疾病
痔疮、肛裂、肛窦炎、肛门,周围脓肿、肛门管癌等。
(2)能引起便血的全身疾病主要有:
1)血液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2)某些传染病、败血病、尿毒症。
3)维生素C和维生素K缺乏症
4)某些药物中毒,如汞、砷等中毒。
5)某些食物中毒。
3. 怎样通过观察血便诊断疾病?
通过肉眼观察或大便化验,根据便血量的多少、颜色变化、是否混有脓汁、粘液、有无便秘、腹泻、腹痛等,可以帮助我们诊断出患得是中哪 一种出血性疾病。如果您想知道自己便血可能是什么病引起的,请查看表一。当然,从表中查出的,仅是一般地大体情况,只能为我们估计是什么疾病,提供参考。最后的正确诊断,还需要做许多检查,如大便化验检查、肛门直肠指诊、肛门镜、直肠镜、乙状结肠镜、光导纤维结肠镜、钡剂灌肠X线检查、钡餐胃肠X线检查等。根据检查的结果,结合全身疾病的表现,综合判断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不能单凭这张表列出的部分症状,就给自己下结论,自找药吃,不去就医。
由于出血的原因复杂,就是医生一下子不容易搞清楚,特别是症状相近似的疾病如痢疾与溃疡性大肠炎等,就更需要从各方面进行检查,加以鉴别后才能做出结论。
4. 便血如何治疗?
便血的治疗不能单靠服用止血药,如安络血片、仙鹤草素皮、维生素K、维生素C、止血敏、汉三七、阿胶、云南白药等,因为这样盲目的止血往往是不可靠的、无效的。即使暂时取得了止血效果,如果出血的原因未得到根治,仍然是会复发的,有时还会延误诊断和治疗。中医有一首诗曰:“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能知个中趣,方为医中杰。”就是说治病决不能满足于头痛治头,脚痛医脚,见患痰症的只治痰,出血的只止血,要查明引起的根本原因进行有效治疗,能了解这个道理,才算得上高明医生。所以见到大便出血后一定要查明出血的原因,明确诊断后才能进行正确有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