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疝气(小肠气)治疗的进展
几十年来,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及材料学的发展。腹股沟疝(即小肠气)的治疗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疝气:
通俗的说,疝气就是腹壁(肚子)存在缺损,小肠等从缺损钻出来了,鼓起在皮肤下,所以,也称“小肠气”。患者本人可以摸到鼓起的包,就是小肠。这就好比自行车胎破裂,内胎向外鼓起。
二、疝气如何治疗?
疝气,小肠气,以及其他疝(切口疝等),都是缺损,就必须修补,其他的所有方法都是无效的,这又和“补胎”类似的道理。
三、疝气的治疗进展:
疝气的治疗,大概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 传统修补术:
以Bassini手术方式为代表的阶段:方法是把患者本身的肌肉缝合在一起。在某些医院,目前仍然在用这个办法。做5-6厘米切口。这个办法的优点是,不需要生物高科技材料,费用低。缺点是,术后疼痛,复发率高(15-20%),在某些大疝,老年患者(60岁以上)复发率更高,甚至无法成功。这也是为何临床常常见到复发疝。
2. 无张力修补术:
国外开展于50年前,国内近十几年前开始。应用高分子及生物材料修补缺损(类似于补胎)。材料及方法多种多样。但是,都可以理解为覆盖在缺损表面。优点是:复发率低,术后疼痛轻微。缺点是:仍然需要做5-6厘米切口,将补片与周围组织缝合固定。
3. 腹腔镜微创疝修补术:
国外开始于15年前,国内某些大医院可以进行。该方法的优点是,微创,仅仅需要一个1厘米,和0.5厘米的小切口,同样可以把补片完好和平坦的覆盖缺损。患者术后疼痛非常轻微。一般我的患者术后第二天出院,满意度高。但是该方法需要全麻,对医生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在有经验的医生来说,该手术方式甚至比开发切口的手术更为简便、快捷。
四.腹股沟疝术后注意事项
我一般在进行腹腔镜微创疝术后,会告诉患者手术当天,术后可以正常晚餐,可以第二天出院回家,一般术后第二天没有任何输液治疗。患者在次日清晨,可以自行办理出院。注意:一周内不洗澡,一周后来找我拆除缝线。患者术后第二天可以正常活动,甚至进行上班(文案、电脑、教学等工作),一周内避免剧烈活动。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普外科 李俊生医师)
本文系李俊生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m.haodf.com/touch)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李俊生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