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永志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您关注过您家孩子的小鸡鸡吗?

发表者:林永志 人已读

包茎、包皮过长、隐匿性阴茎的一些问题

我们在门诊坐诊时经常遇到家长询问:“医生,你看看我的孩子是包皮还是包茎?”显然,这些家长普遍认为,包皮与包茎是一样的。但实际上,这里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误解。所谓包皮,是一个解剖名词,指的是阴茎表面覆盖于龟头上的皮肤。而包茎和包皮过长才是疾病名称。

1、问:包茎和包皮过长有什么区别呢?会不会影响阴茎发育?

答:包茎或包皮过长都是包皮把整个龟头盖住了。包茎是指包皮不能上下翻动,包皮的口非常小。包皮过长则可用手把包皮翻开,让龟头露出来。包茎和包皮过长和阴茎发育没有直接的关系, 但严重的包茎会影响阴茎发育。

2、问:长期下去对人体有没有什么影响?

答:包茎或包皮过长时,使包皮内皮脂腺的分泌物不能排出,并逐渐形成包皮垢。包皮垢适宜细菌生长,故可引起阴茎头及包皮发炎。发生在尿道口的炎症,愈合后可引起尿道口狭小,造成排尿困难。阴茎头受包皮垢长期刺激还可能发生阴茎癌。约有90%的阴茎癌患者有包茎或包皮过长病史。另外,对女性也极为不利,丈夫包皮过长,可能诱发宫颈癌。

包茎如未能及时治疗,阴茎头长期被包皮紧锁,致使青春期后造成阴茎发育不良,还会影响夫妻生活。

包茎和包皮过长如强行上翻后而不能复位时,可造成包皮嵌顿,严重时会引起龟头坏死。

3、问:既然包茎对人体是有影响的,有些国家男孩一生下来就切,那么很多家长就会问:小男孩的包皮到底是不是都要割呢?

答:不是的,在国内我们的判定标准还是和国外有区别的。在国外因为宗教信仰的问题,尤其是在信仰犹太教的国家如以色列,男新生儿出生后都做包皮环切。在国内,我们的判定标准是不一样的。新生男孩90%以上会有生理性包茎,大概3岁后,大部分都会自然好转。3岁以后,小儿如果仍然存在包茎,且包皮口有狭窄环的,自行好转的几率比较低,应考虑手术;尤其已经出现了包皮口反复红肿等感染症状的,也应该手术。

4、什么年龄手术比较好?

答:单纯就手术来说,包茎任何年龄都可以做。但最佳手术年龄为学龄前,也就是6周岁前,3周岁后。因为3周岁后大部分的生理性包茎会好转,不需要手术。

5、问:麻醉怎么打,手术怎么做,手术要多久?

答:因为疼痛的关系,小孩基本不能配合局麻,所以在静脉辅助下局麻。就是静脉用点药,先让小孩睡着了后,再在局部打点局麻药就好。我们早在10年前,已经对手术方式进行了改进。老的手术方法是叫环切手术,就是切了后还要用可吸收线间断缝合,手术时间大约需半小时。线脱落时间大约要1个月,线脱落后会形成局部包皮表明坑坑洼洼,不够美观。现在基本采用了包皮环扎术,就是前面带一个小“戒指”一样的塑料环,外面线结扎一下就好。手术时间不到10分钟。术后2-3周塑料环和结扎线自动脱落,包皮表面比较光整、自然。

6、问:有些家长发现自己孩子的小丁丁和别家孩子的不一样,看上去很小,虽然年龄可能已经5-6岁了,但他的小丁丁还不如有些刚出生的大,这是什么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与家长、医师认知程度的提高,这就是目前临床比较常见的另一种疾病,称之为隐匿性阴茎,也叫埋藏式阴茎。与传统的包茎不同,隐匿性阴茎是指阴茎实体发育正常,而外观显露短小的一种情况。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许多,一方面因为先天的包皮和阴茎体是分离的,包皮下有异常的纤维组织牵拉,还有一方面因为肥胖局部脂肪堆积遮盖阴茎体。

7、问:隐匿性阴茎需要手术治疗吗?可以做像前面说的做个包皮环扎就可以了吗?

答:除肥胖所引起的隐匿性阴茎必须及早手术治疗。切忌像前面所说的包茎一样做包皮环切或环扎手术。因为隐匿性阴茎本身皮肤是短缺,不够的,如果像前面一样作了包皮环切或环扎手术,那么他的皮肤就更短缺了。另外一种是肥胖引起的隐匿性阴茎,必须先减肥,然后再评估是否需要手术。

8、问:如果隐匿性阴茎不手术会有什么影响?

答:真正的隐匿性阴茎是由于阴茎外观短小,会影响孩子的自尊,尤其是大孩子会一个人躲起来小便。到青春期发育后,因为隐匿性阴茎存在皮下异常的纤维组织牵拉,影响阴茎本身的发育。另一方面:正常的阴茎是前面的头比较大,后面的杆子相当小一点;而隐匿性阴茎发育后会出现前面的龟头越来越小,后面的杆子(阴茎体)越来越粗,呈圆锥状。

9、问:隐匿性阴茎术后效果如何?

答:隐匿性阴茎手术方法有很多种。有些地方采用皮瓣转移,会出现一件衣服上打了个“补丁”一样。经过我们多年的改良后,采用阴茎阴囊交接处切开治疗隐匿性阴茎其术后效果“立竿见影”,待其创口恢复后,外观和同包皮环切术后一样,疤痕隐蔽。

本文系林永志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1460267748.png

1460267749.png


本文是林永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6-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