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儿黄疸不容忽视
新生儿黄疸不容忽视
新生儿黄疸可以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1.生理性黄疸及病理性黄疸的鉴别:(见表)
生理性黄疸及病理性黄疸的鉴别
| 生理性黄疸 | 病理性黄疸 |
出现时间 | 2-3天出现,4-5天高峰, 一般状况好,无明确病因; | 生后24小时内出现 或黄疸出现晚,有病因; |
胆红素水平 上升速度 | 足月儿<12.9mg/dl(220.6μmol/L) 早产儿<15mg/dl (256.5μmol/L) 每日上升<5mg/dl(85μmol/L) | 超过生理性胆红素量,24小时内>6mg/dl,或每日上升>5mg/dl 或血清结合胆红素>2mg/dl |
持续时间 | 足月儿7-10天消退, 早产儿3-4周消退, | 持续时间延长,或黄退而复现、进行性加重。 |
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的概念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血清胆红素由出生时的17~51μmol/L(1~3mg/dl)逐步上升到86μmol/L(5mg/dl)或以上,临床上出现黄疸而无其它症状,1~2周内消退。生理性黄疸的血清胆红素足月儿不超过204μmol/L(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5μmol/L(15mg/dl)。如果有以上任一一条异常即为病理性黄疸。在一些非溶血性黄疸的早产儿人群中,如:窒息、缺氧、感染、高碳酸血症和低蛋白血症等。这些早产儿的胆红素水平尚未达到传统意义上的病理性黄疸水平,但也有形成胆红素脑病的可能。所以早产儿病理性黄疸不一定都是超过生理性黄疸标准的高胆红素血症。 对生理性黄疸应有警惕以防对病理性黄疸的误诊或漏诊 。
2.病理性黄疸的危害:
(1)胆红素脑病:是由于未结合胆红素在脑细胞的沉积,易侵犯基底核及其他脑核,使细胞遭到损害。病死率高,50%~75%患儿死于急性期,幸存者约75%~90%患有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是引起人类听力障碍、视觉异常、牙齿生长障碍,智能落后的重要原因。
(2)高危因素:胆红素浓度;血脑屏障成熟度;缺氧、酸中毒;低血糖、低体温、感染
(3)临床分期:警告期; 痉挛期;恢复期;后遗症
(4)核黄疸四联症:核黄疸四联症是病理性黄疸的后遗症,主要表现为手足徐动,眼球运动障碍,听觉障碍,牙釉质发育不全。 胆红素脑病的后遗症是不可逆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特别强调,新生儿黄疸不容忽视,必须及早发现,正确区分生理性与病理性黄疸,必须及早诊断、尽早干预治疗,这对优生优育和提高人口素质,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是刘保华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