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再生障碍性贫血
【肝炎后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例
【一般资料】唐某,女,42岁。
【病史】患者于2014年10月确诊为肝炎后再障(HAAA),一个月后应用ATG,之后应用环孢素(CSA)、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但一直未能脱离输血,输血频率为每周一次,同时伴有耳鸣、恶心等症状。2015年5月底来门诊就诊,就诊时血象:HB 80g/L , NEUT 4.19×109/L , PLT 7×109/L。
【诊断】肝炎后再生障碍性贫血
【诊疗经过】患者于2015年5月底来门诊就诊,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在原治疗上给予司坦唑醇和中药等治疗。
2015年7月21日,血常规显示:血红蛋白52g/L,血小板21×10^9/L,NEUT 1.9×10^9/L,白细胞 6.8×10^9/L。输血间隔延长。继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2015年9月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51g/L,血小板5×10^9/L,NEUT 5.1×10^9/L,白细胞 5.96×10^9/L,患者自觉症状好转,继续服药,血象逐步上升。
2015年11月10日,血常规显示:血红蛋白56g/L,血小板10×10^9/L,NEUT 0.55×10^9/L,白细胞 1.55×10^9/L。肝肾功正常,已脱离输血3个月。继续中西医结合治疗。
2016年1月5日,血常规显示:血红蛋白65g/L,血小板7×10^9/L,NEUT 1.06×10^9/L,白细胞 2.1×10^9/L。肝功正常。未输血。继续中西医结合治疗。
2016年3月22日,血常规显示:血红蛋白108g/L,血小板26×10^9/L,NEUT 0.9×10^9/L,白细胞 2.03×10^9/L。无不适。继续中西医结合治疗。
2016年12月20日,血常规显示:血红蛋白122g/L,血小板55×10^9/L,NEUT 1.28×10^9/L,白细胞 3.04×10^9/L。无肝脾不适。继续中西医结合治疗。
2017年3月17日,血常规显示:血红蛋白121g/L,血小板57×10^9/L,NEUT 0.64×10^9/L。无不适。继续中西医结合治疗。
2017年6月27日,血常规显示:血红蛋白124g/L,血小板63×10^9/L,NEUT 1.08×10^9/L,白细胞 2.67×10^9/L。无不适。继续中西医结合治疗。
结语:应用环孢素治疗肝炎后再生障碍性贫血对肝肾功能有一定的副作用,需定期查肝肾功。单纯中医药治疗慢性再障的有效率在30%—50%,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率提高到80%以上,并且基本治愈和临床缓解比例高,复发率低。中西医结合治疗HAAA效果显著,且副作用小,疗效持久,不易反复。
本文是刘风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