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阴道分泌物清洁度标准
一、一般性状检查
正常阴道分泌物为白色稀糊状、无气味、量多少不等。其性状与雌激素水平及生殖器充血情况有关:临近排卵期,白带量多,清澈透明,稀薄似蛋清;排卵期2------3天后,白带混浊粘稠、量少;行经前,量又增加;妊娠期,白带量较多。
1. 大量无色透明粘性白带:见于应用雌激素药物后及卵巢颗粒细胞瘤时。
2. 脓性白带:
(1) 黄色或黄绿色,味臭,见于滴虫或化脓性感染;
(2) 泡沫状脓性白带,常见于滴虫性阴道炎;
(3) 其他脓性白带,见于慢性宫颈炎、老年性阴道炎、子宫内膜炎、宫腔积脓及阴道异物引发的感染。
3. 豆腐渣样白带:白带呈豆腐渣样或凝乳状小碎块,为念珠菌阴道炎特征,患者常伴有外阴瘙痒。
4. 血性白带:白带内混有血液,多少不定,有特殊臭味,应警惕恶性肿瘤如宫颈癌;也可见于宫颈息肉、子宫粘膜下肌瘤、老年性阴道炎、慢性重度宫颈炎以及使用宫内节育器的副反应等。
5. 黄色水样白带:系病变组织变性坏死所致。常发生子宫粘膜下肌瘤、宫颈癌、宫体癌、输卵管癌等。
6. 奶油状白带:见于阴道加德纳菌感染。
二、阴道清洁度检查
1.阴道清洁度判断标准
清洁度 |
杆 菌 |
上皮细胞 |
白细胞(个/HP) |
杂 菌 |
临床意义 |
I |
++++ |
++++ |
0------5
|
— |
正 常 |
II |
++ |
++ |
5------15 |
— |
正 常 |
III |
— |
— |
15------30 |
++ |
提示炎症 |
IV |
— |
— |
>30 |
++++ |
严重阴道炎 |
2.参考值:I------II度(无致病菌和特殊细胞)
3.临床意义:诊断阴道炎症。
(1)正常情况:排卵前期,PH下降,杂菌消失,阴道趋于清洁;经前或绝经后,易感染杂菌,导致阴道不清洁。(阴道清洁度的最佳判定时间为排卵期)
(2)病理情况下:单纯阴道清洁度差而未发现病原体时,为非特异性阴道
炎;清洁度为III、IV度时,常可同时发现病原体,多见于各种阴道炎。
:
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诊断标准为
① 阴道分泌物稀薄均匀。
② 分泌物PH>4.5。
③ 胺试验阳性。
④ 湿片检查出线索细胞。
凡检出线索细胞再加上述任意两条,诊断即可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