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案记录 萎缩性胃炎的治疗 (2)
第四批全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
医案记录
患者姓名: 田XX 性别:女 出生日期:58岁
就诊日期:12-11-4 初诊、复诊 发病节气:不详
主诉:胃脘胀痛10年余,伴反酸,嗳气
现病史:患者于10余年前,因上述症状行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此后症状反复加重,未系统治疗,一年前复查胃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胃窦粘膜慢性炎,腺体轻度萎缩,间质水肿,胃痛,有时痛引肩背,反酸,嗳气,胃脘及胸骨后灼热感,食欲不振,大小便正常,睡眠可。
既往史:既往无重大疾病史
过敏史:无过敏史
体格检查:血压:120|70mmhg,脉搏:75次|分,心肺无明显阳性体征,心率:75次|分,率齐心音可,未闻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中上腹轻压痛,双下肢无水肿。
舌红苔薄白,脈玄
辅助检查:hp:504(++)
胃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胃窦粘膜慢性炎,腺体轻度萎缩,间质水肿
中医诊断:胃痞
证候诊断:肝胃不和
西医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
治 法:健脾,疏肝,和胃,止痛
处 方:香砂六君子汤加佛手,元胡,呈茄,蛇舌草,半枝莲,白芷,蒲黄,五灵脂,三七粉
12-11-11
复诊:服后症状减轻,时有胃烁热感,胃痛反酸较前减轻,食欲好转,睡眠可,大便正常
处置:加用西药抗hp四联疗法雷贝拉唑20mg bid,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2粒bid
甲硝唑200mgbid,果胶铋1袋bid
12-11-18
三诊:服药后自觉胃部疼痛不适,夜晚及空腹时明显,纳可,大便正常
1:继用上方 2:猴头菌颗粒3克 tid
12-11-25
服后胃痛减轻,食纳可,睡眠可,大便正常,两胁下疼痛,痛无定处,有走传感,胃及食道酸烁感,
上方加煅瓦楞子20克
12-12-2
仍两胁下串痛,胃中嘈杂,反酸嗳气减轻,纳可,大小便正常,舌淡苔薄白,脈玄。
柴芍六君子汤加元胡,川楝子,蛇舌草,半枝莲,百合,乌药,瓦楞子,白芷
2;猴头菌颗粒3克tid
12-12-23
上次来诊,服柴平饮后感:头晕,大便稀淌,2-3次|日。仍胃脘协肋胀痛,纳可,睡眠可。
柴芍六君子汤加元胡,川楝子。白芷。煅瓦楞子。蛇舌草,芡实,佛手,柯子
2:舒肝快胃丸,20丸 tid
13-1-13
服药有效,仍有胃及胁下刺痛,大便稀不成形,舌红苔薄白脈玄
继续上方加肉桂6克
13-2-17
病情稳定,仍偶有胃脘及胁肋疼痛,头晕失眠,眼干眼花,耳鸣,
香砂六君子汤加蛇舌草,半枝莲,煅瓦楞子,白芨,元胡,旋复花,夜交藤,栀子
2:猴头菌颗粒
13-3-10
症候减轻,睡眠好转,纳可,大便正常
继续上方加升麻,三七
13-5-19
病情继续好转,近期口苦,胁痛 食欲不佳,睡眠可,大便正常
柴芍六君子汤加元胡,川楝子,蛇舌草,半枝莲,煅瓦楞子,白芷,内金
13-6-30
病情稳定,胃镜复查 “浅表性胃炎”,自己感觉纳可,大便正常,无特别不适,病情基本痊愈。
2:猴头菌颗粒.
心得体会:
本例患者证属肝郁脾虚,肝胃不和。肝之病,易传至脾,法当健脾,扶土抑木,李老师采用香砂六君子汤加用制酸,止痛药物,使脾气健旺,继之采取柴芍六君子汤疏肝理脾,后期加用养血补肾,安神的夜交藤,九香虫,肉桂,等药,用药层次清晰,因果关系明确,如兵家之用兵,经历防守,反击,歼灭的一系列过程,培补正气,去除邪气,使患者逐步好转.同时,在治疗的过程中,李老师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采用西药的四联疗法给予了杀灭。对于萎缩性胃炎,李老师多采用有抗癌作用的中药蛇舌草、半枝莲等,对萎缩性胃炎逆转有很好的作用。
签 名 邵建明:
2013年 7 月
本文是李学武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