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红艳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冬病夏治疗法在儿科的临床运用及作用机理

发表者:隆红艳 人已读

引言:冬病夏治是传统医学中一种很有特色的治疗方法,即对冬季好发及受寒易发证属阳虚阴寒内盛的疾病,在三伏天或夏至—秋分的阶段,运用中医的治疗手段进行施治,以达到扶正固本的目的。冬病夏治的方法有很多,内服、外敷、针灸、穴位注射给药等,但儿科最常用的还是穴位贴敷。

1.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理论基础及疗法渊源

1.1理论基础:

1.1.1 从阴阳论冬病夏治:根据阴阳学说,在一年气候变化中“冬至”与“夏至”是阴阳转化的两个转折点。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从冬至开始,阳气开始复生,阴气开始消退,经过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到了夏至,阳气的胜复达到了顶点,同时阴气的消退也趋于尽头;从夏至开始,阴气开始复生,阳气开始消退,经过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到了冬至,阴气的胜复达到了顶点.同时阳气的消退也趋于尽头。过敏性鼻炎、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咳喘等是冬病,好发于寒冷季节,当冬至来临,阴气的胜复达到了顶点,阳气的消退也趋于尽头,要积极让夏至胜复达到了顶点的阳气去驱散冬病病人胜复达到了顶点的阴气,从而使失衡阴阳达到平衡,也达到了冬病夏治的目的。

1.1.2 从五行论冬病夏治:根据五行学说,春为木,夏为火,长夏为土,冬为水;木生火,火生土,上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素问·六节脏象论》又云:“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胜就是克的意思,冬病夏治就是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

1.1.3 从气候论冬病夏治 根据一年的气候,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这些四时五气之气,还有个“太过”与“不及”的情况,太过与不及皆可成为致病因素,同时,还有四时不正之气。如春气当温,今反为寒,冬令当寒,今反为温。凡此等等,不但植物生长受到气候的影响,而且人体将受到其伤害。正常人至夏至热气旺盛,而冬病病人由于冬至寒邪太过,至夏至还未消退,此时处于病理状态的阳虚,要依靠夏季自然界阳气隆胜的影响与促动、虚阳才有欲动趋于好转之趋势,乘势制约其太过,达到正常的阴阳平衡。

1.1.4 从小儿体质论冬病夏治:根据每小儿体质不同,对外邪的抗御能力不同。如冬病患儿在冬季由于寒气太过而致病,即使到了夏至也未能消退,体内阳气较正常人虚弱,这就需要补阳。一采用辛温之药,以温阳祛寒药祛逐寒邪,以消除冬病的病根。二采用“随而济之”的补法,即在“夏至”以后,阳气渐去以壮阳之药随而济之,起到壮阳的作用。。

1.2 疗法渊源:作为一种外治法,穴位贴敷的渊源日久。见于文字的最早源于《黄帝内经》中记载“桂心炙酒以熨寒痹,白酒和桂以涂风中血脉。”即开始使用膏药外敷。清·张璐《张氏医通》采用白芥子、细辛、延胡索、甘遂共为末,入寮香,调敷肺俞、膏育、百劳等穴治冷哮。我们科于上世纪80年代,发掘其用于防治冬天易发作的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2 冬病夏治疗法的现代医学实质

盛夏人体皮肤血液循环旺盛,汗腺及毛细血管普遍开放,药物吸收快;皮肤给药除了局部作用显著外,还可透过皮肤进入全身血液循环,且皮肤间层有储存作用,使药物浓度曲线平缓,避免了口服或注射给药中时间一血液曲线上表现出的峰谷现象。且不经口服,从而避免胃肠道消化液及肝脏首过效应等因素的影响,能充分地发挥药物的作用。

而穴位是经络之气交会输注的部位,三伏天人体皮肤毛孔翕开,此时进行穴位敷贴,可通过对穴位的良性刺激使药物持续作用于机体,改 善 局 部 血 液 循 环 ,激发了大脑皮质对植物神经的调节,增强患儿的免疫功能。

3 适应症及原理:

主要用于小儿哮喘、过敏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

3.1 哮喘 小儿哮喘为变态反应性疾病,多为阳气虚弱所致。肺、脾、肾三脏不足、痰饮留伏是哮喘发病的内因;气候转变、寒温失调是哮喘发病的诱因。痰饮、寒邪皆属阴属寒且哮喘多在冬季发作,因此,小儿哮喘就季节而言应属冬病,以寒证多见。伏九天贴敷常用药物白芥子,甘遂温化伏痰、直通肺气,元胡辛散温通、活血利肺气,细辛、生姜温散透达而宜肺,木香辛香走窜、开窍通络以利药物吸收,而所选的背俞穴多为肺俞、膏肓、定喘穴等,其中肺俞、膏肓穴可散寒邪、补肺气,定喘穴可利肺气而止咳平喘。药物贴敷体表穴位后,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及药物在特定穴位上被吸收,药穴同疗,以达到疏通经络,调节阴阳、行气散结、抗御病邪的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肺功能,是防治哮喘的有效途径之一。穴位贴敷可调节机体免疫力,背俞穴的平喘作用与气道的神经调节密切相关,刺激背俞穴后交感神经兴奋,使支气管平滑肌舒张而平喘,增加肺活量,改善肺通气功能,从而达到防治哮喘的目的。

3.2 过敏性鼻炎 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是机体对某种变应原敏感性增高而引起的鼻塞流涕鼻痒、喷嚏、嗅觉减退或丧失的一种病症,中医将过敏性鼻炎称之为“鼻鼽”,认为该病为本虚标实,风、寒、异气等外邪引而发病。本虚为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致肺脾肾亏虚,儿童尤以肺气虚与肾阳亏虚为主。因此,儿童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应补肺温肾以固本,同时辅以解表通窍,标本兼收,则鼻鼽自止。

鼻鼽极易反复,疗程较长,敷贴外治,不累脾胃,且方便易行,易于被患儿接受。穴位贴敷法通过刺激相应选穴,解表温肺利气、宣通鼻窍,进而控制过敏性鼻炎病发症状。远期疗效表现为改善儿童体质,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降低过敏性鼻炎复发率。

3.3 反复呼吸道感染 是指在1年内上、下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超过规定次数而言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归属中医学“体虚感冒”、“咳嗽”、“痰饮”、“喘证”等范畴。其发生多责之于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及营卫失和、卫表不固,临床以脾肺两虚最为多见。我们常选择肺俞、膏肓、大锥、天突为主要治疗用穴。本治疗方案选择于症状缓解期,因此不论膏药的药物组成,还是俞穴的选择,均针对痰饮内停这一病理机制,祛除痰湿、宣通肺气、御风固表,以求根除病邪、防患于未然。

4 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

2011年三伏天时间段:7月14日-8月22日,其中头伏、末伏各10天,中伏20天。

2岁以下的儿童、皮肤过敏者、对胶布过敏者、皮肤有疥疖疙和破损者、严重心肺功能疾患者不宜采用。

贴敷当天注意:避免吹电风扇、空调,禁食生冷、辛辣、韭菜、香菜等刺激性食物和海鲜、虾、牛羊狗肉及油炸食品,贴敷当天不洗澡。

贴敷起泡的处理:贴敷的药物多为辛香走窜通络之物,贴后皮肤发热、充血,甚至起泡,这是正常现象,有利于发挥作用。如果泡小,局部涂敷绿药膏、龙胆紫,以防皮肤感染即可。如果泡大,应到医院处理,注意保护好创面,避免抓破引起感染。

本文是隆红艳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1-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