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小平
主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妇产科
宫腔镜肌瘤剔除术
宫腔镜肌瘤剔除术
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处理粘膜下子宫肌瘤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比较认可的方法。粘膜下子宫肌瘤被认为引起了5%-10%的异常子宫出血、腹痛、不孕不育(4)。粘膜下子宫肌瘤的分类是依据子宫肌瘤在宫腔的比例进行的:0型粘膜下肌瘤完全位于子宫腔,I型粘膜下子宫肌瘤位于肌层的部分小于50%,II型粘膜下子宫肌瘤位于肌层的部分多于50%(49)。该分类是术中能否完整切除子宫肌瘤的预测指标,也是手术成功的主要预测指标。子宫的大小与肌瘤的数量是肌瘤复发的独立预后变量(50)。
研究表明,首次宫腔镜检查时去除子宫肌瘤的比率在65-100%,大多位于85-95%之间(51)。有5-15%需要后续的手术治疗,并且大部分需要二次的宫腔镜手术。正如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该术式的有效性随时间逐渐降低。一项关于274例宫腔镜手术,随访了至少5年,第一年的成功率为94.6%,第5年降至76.3%(52)。
尽管有许多II型肌瘤成功全切的手术,子宫肌瘤的分类仍是预测术中能否完整切除的重要指标。一项235例手术的回顾性研究中,子宫肌瘤的全切率是95%,其中70%是2型肌瘤。3年的成功率为97%,然而36%的患者后续接受了子宫内膜去除术(52)。
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并发症率为1%到12%,大多数的报道在1-5%之间(51)。潜在的手术并发症包括容量负荷过重导致的继发性低钠血症、肺水肿、脑水肿,术中和术后的出血,子宫穿孔,气体栓塞和感染。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