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好吸入性治疗,让慢阻肺患者安心度过疫期
引言
2019 年末,中国爆发了前所未有的疫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截至 2020 年 2 月 13 日上午 12 时,全国已累计确诊 59883 例,现存疑似患者 16067 例,治愈 5950 例,死亡 1368 例。(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公开数据)
这些死亡病例多伴有慢性基础疾病史。而冬季本就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最难熬的季节,面对这个特殊的冬季,慢阻肺患者该如何安心过冬,度过疫期?
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加重慢阻肺病情的诱因
我国目前 20 岁及以上成人慢阻肺患病率为 8.6%,40 岁以上则达 13.7%,相比 10 年前,我国慢阻肺患病率上涨了 67%[1]。究其根本,慢阻肺是由遗传-环境相互作用导致的疾病,基因、年龄、颗粒物暴露,甚至感染等因素都可诱导慢阻肺[2]。
冬季由于气温较低,呼吸道病毒感染流行增加,更易加重气道炎症,诱发慢阻肺急性加重(AECOPD),现有确切证据表明几乎 50% 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常见病毒为鼻病毒、流感病毒等[3]。
目前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表现及传播途径也与感冒类似,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病毒感染会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4]。此外,在病毒感染之后,通常会继发细菌感染,使 AECOPD 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延长[3]。
因此,慢阻肺患者需要避免外出,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而维持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减轻慢阻肺症状,减少加重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抗炎治疗降低未来急性加重发生风险
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炎症反应是 COPD 进展的核心机制,将引起肺结构性变化,小气道狭窄和肺实质破坏,最终导致肺泡与小气道的附着受到破坏,降低肺弹性回缩能力,进而导致急性加重[2]。
因此,控制炎症是治疗慢阻肺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在肺炎疫情爆发期更需要减少急性加重避免患者住院或门诊。
ICS/LABA 是吸入性治疗药物优选
GOLD 2020 慢阻肺指南中强烈建议患者因急性加重住院史、≥ 2 次/年中度急性加重、血嗜酸粒细胞数 ≥ 300 个/ μL、有哮喘史,或伴随哮喘均应开始使用 ICS(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支气管扩张剂治疗(LABA)[2]。
ICS/LABA 制剂中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可广泛减少支气管活检标本中的炎性细胞和标志物,抗炎效果显著,可作为慢阻肺维持期药物治疗的优选药物[5]。
TORCH 研究 3 年结果显示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显著减少因急性加重而住院的风险 17%[6]。同时,TORCH 研究的事后分析显示,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 3 年显著降低慢阻肺急性加重风险 25%[6],在不便于外出就诊的疫情期间,是患者使用的优选药物。
总 结 summary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期,医师应建议慢阻肺患者除了响应政府号召,减少外出,避免诱发因素外,还应重视定期规律用药,如选择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控制炎症的发生,降低未来急性加重风险,安心度过疫期。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