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洪波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早产的研究进展

发表者:漆洪波 人已读

作者:余昕烊、漆洪波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



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且不足37周的分娩,是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存活的早产儿由于发育不成熟,常伴有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损伤,严重影响生存质量。鉴于早产对母胎健康的严重威胁,其发病机制、预防、治疗等问题一直都是围产领域备受瞩目的焦点,世界各国都了付出巨大努力进行不懈探索,以寻求突破。本文基于近几年《AJOG》等业内权威期刊的研究报道及临床实践指南,简要阐述关于早产的研究进展。


一、流行病学

全球早产率已高达10.6%,年早产儿数量约为1484万。而且根据WHO统计,在过去的二十年间,各国早产率大多处于上升趋势。我国总体早产率约为7.3%,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早产率具有较大差异,总体呈现西部高而东部低的趋势。

mmexport1616747589706.jpg

二、病因

基因遗传、高龄、肥胖、心理应激、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均可能促进早产发生。例如,35岁及以上的孕妇,应被视为早产的高危群体,尤其是极早早产。此外,基于六万余例孕妇资料的研究结果显示,医学辅助生殖也可能会增加早产风险,但是,这种风险增加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治疗技术之外的其他因素。

mmexport1616747645380.jpg

三、预测

宫颈分泌物中,胎儿纤连蛋白(fFN)及高磷酸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phIGFBP-1) 对早产的预测能力是有限的,而胎盘α微球蛋白-1(PAMG-1)用于预测7天或14天内的自发性早产效果更佳。此外,目前已发现外周血cell-free RNA、代谢分子等可能对早产预测具有较高的价值,正在进一步的验证之中。

mmexport1616747679858.jpg

四、临床评估

2020年昆士兰临床指南《早产临产与分娩》,对早产评估和管理提出了详细指导。其中临床评估部分主要包括:病史、症状、体格检查,具体内容参见下表:

mmexport1616747726437.jpg

五、治疗

1、宫缩抑制治疗:可使用硝苯地平等抑制宫缩,使用时需严密监测心率、血压、体温等指标。一般不推荐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吲哚美辛等)、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特布他林等)。

2、糖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可降低早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

3、神经保护治疗:使用硫酸镁进行胎儿神经保护治疗,可以降低子代脑瘫的风险。

mmexport1616747766783.jpg

六、预防

对于有早产风险的孕妇,使用阴道孕酮或宫颈环扎术治疗,可延长妊娠时间并减少围产期不良结局,但阴道子宫托疗效不佳。此外,低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孕期适度运动也被证明与早产发生率降低有关。


本文是漆洪波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