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英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学术前沿

我看《黄帝内经》「运气七篇」的学术价值

发表者:秦英 人已读

「运气七篇」的由来《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是奠定中医理论体系的经典之作。但至隋代,其中的“第七卷”已丢失多年。到唐代,王冰发现了“旧藏之卷”,认为是丢失的“第七卷”,遂将其补入。
王冰补入的部分,包括《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篇》、《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纪大论》和《至真要大论》七个章节。
由于补入的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关于运气的内容,后世,将这部分由王冰补入的七篇部分,称作「运气七篇」。

「运气七篇」的争议
围绕「运气七篇」的主要争议有二。
争议一:王冰补入的部分,是否为《内经》遗失部分的原文?
自从宋代林亿等人补注《内经》,质疑王冰补入的部分是否为《内经》的原文,开启了后世对补入部分的争议。这一争议,由于没有证据,至今仍存。
林亿等人认为,王冰补入的这部分,不是《内经》原来的第七卷,而是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中提到的《阴阳大论》。
新校正云:详《素问》第七卷亡已久矣。按:皇甫士安,晋人也,序《甲乙经》云亦有亡失。《隋书·经籍志》载梁《士录》亦云止存八卷。全元起,隋人,所注本乃五第七。王冰,唐宝应中人,上至晋皇甫谧甘露中已六百馀年,而冰自为得旧藏之卷,今窃疑之。仍观《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篇》、《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纪大论》《至真要大论》七篇,居今《素问》四卷,篇卷浩大,不与《素问》前后篇卷等。又且所载之事与《素问》馀篇略不相通。窃疑此七篇乃《阴阳大论》之文,王氏取以补所亡之卷,犹周官亡《冬官》,以《考工记》补之之类也。又按:汉张仲景《伤寒论》序云: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经》《阴阳大论》。是《素问》与《阴阳大论》两书甚明,乃王氏并《阴阳大论》于《素问》中也。要之,《阴阳大论》亦古医经,终非《素问》第七卷矣。
可见,林亿等人的质疑主要是关于,补入的是否是《内经》原来的遗失部分,而不是补入部分的学术本身。
补入部分的写作内容及时代
该部分内容:如林亿等人所疑,属于古医经。与《内经》原第七卷的内容近似,主要是研究五运六气。
该部分写作时间:按林亿等人所疑,由于其曾被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时所引用,因此当在张仲景之先。
以其用甲子纪年,便可断定必在东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 年)颁布四分历之后。
——王洪图

争议二:「运气七篇」关于五运六气对气候疾病的推演?
运气学说,是「运气七篇」的主要内容之一。运气学说是通过应用阴阳五行理论,认识自然界和人,从而形成的关于气候、物候和人疾病等变化的学说,又称为五运六气。
其中的争议主要是:对“天干地支”用阴阳五行进行属性分类,再对以“天干地支”纪年的气候、物候和疾病特点,用阴阳五行推演。以达到推演或预判气候、物象、疾病等的目的。直至现在,这一内容最为学者所争议。

《黄帝内经》「运气七篇」主要是关于「关于运气学说,虽然历代中医书中均有论述,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如何对待它这个问题上,历来就存在不同的认识和态度。……。我们认为机械地来运用运气学说,把它视为千年不变的至理,或者断然抹杀,把它视为迷信,均无益于医,无疑都是片面的认识。」
——方药中《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
「阴阳五行」学说出于殷周,旺于春秋,对当时医学战胜巫术和鬼神论起过巨大的作用,对医学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战国末年的邹衍和汉代董仲舒,提倡王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将朴素的阴阳五行学说运用于政治、社会、人事等方面。宣传唯心论,维护封建统治,甚至成为算命打卦、阴阳风水等迷信思想宣传的工具;这与阴阳五行学说本来的面目有本质上的区别,不能混为一谈。

——《印会河中医学基础讲稿》

我看「运气七篇」的学术价值

「运气七篇」部分,充分展示了《内经》时期,「阴阳五行学说」的哲学思想渗透进入自然科学的过程。其中,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相互融合,和用「阴阳五行学说」认识自然界及人的原则方法,所反映出的「阴阳五行学说」的具体应用方法,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因此,在我看来,「运气七篇」就是「阴阳五行学说」的方法论篇。

「运气七篇」,不论其是否《内经》原文第七卷。其反映出的区别于后世“王权神授”、“天人感应”、“打卦算命”、“阴阳风水”等的阴阳五行在自然科学医学领域的应用,其价值以远非质疑本身可比。很难想象,不学习这部分内容,能完整的掌握和应用好中医理论。

本文是秦英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6-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