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军_好大夫在线
任军
主任医师 教授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媒体报道

紧抓改革机遇,探索首都城市大型公立医院转型之路

发表者:任军 人已读

紧抓改革机遇,探索首都城市大型公立医院转型之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打造首都肿瘤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前身为原铁道部北京铁路总医院,先后经历了两次大的改革。一次为本世纪初,医院转换办医主体,从原铁道部脱钩,划转为北京市政府举办。实现了由以职工福利医院为主转向以面向首都市民为主、辐射全国的公立医院的转变。第二次就是面对新一轮医改,紧密结合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疾病谱变化实际,其中恶性肿瘤死亡跃居民死因顺位第一位,致癌风险持续攀升的威胁。校、院领导班子紧抓改革机遇,组织有关专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研究肿瘤发生发展和防治规律。一是肿瘤发生发展复杂,涉及多学科、多领域;二是由多因素致病,从靶分子、靶基因、靶细胞到靶器官、靶系统,以致延伸到全省各系统和各器官;三是目前多数恶性肿瘤尚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技术和方法。因此,医院确定以综合医院为依托,以防治肿瘤为重点的战略转移。首先从引进高层人才,构建人才梯队,着力加强肿瘤学科建设。由此带动内外科、介入科、放射科、医院药学、 2011年,在首都医科大学成立肿瘤医学院。努力打造成为首都区域第三家肿瘤专科中心,逐步转型为集科研型、教学型、服务型于一体的大专科、强综合性医院。立足北京,辐射全国,走向国际。

一、改革结硕果,实现新突破

(一)攻克肿瘤世界难题实现科技新突破

2012年以来,医院建成了抗肿瘤药物I期临床研究中心、北京市中西医结合肿瘤研究所、肿瘤治疗性疫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细胞免疫治疗中心、军事医学科学院-世纪坛医院肿瘤转化研究中心和美国DUKE大学-北京世纪坛医院联合肿瘤研究所等。 2013年5月,北京市科委批准医院建立了 “肿瘤治疗性疫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是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和美国杜克大学肿瘤应用治疗中合作共建,是国内唯一的以肿瘤疫苗研究为主的重点实验室,并注入了生物制药公司科研基金支持,探索新形势下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模式。拥有“十二五”国家重大专项、美国Susan Komen基金会国际合作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人才专项资助项目等11项面向临床应用的科研课题。科教兴院,凸显出其“特色型、学院型”的优势。以科研转化研究带动临床学科发展,鼓励临床医生做临床科学家。同时,建立肿瘤治疗性疫苗体内、外监测技术平台,制定我国肿瘤治疗性疫苗实验室质量控制标准,加速临床肿瘤免疫治疗专业人才的培养。从年轻医师进入临床开始,就注重临床科研能力的培养,使临床水平不断提升,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临床医学科学家。该中心任军教授有一句名言“让每个临床大夫学会研究”,他将细胞免疫学、药物基因组学和药物代谢学等基础知识融入到日常临床查房中,使得辗转于多家医院治疗效果欠佳的肿瘤患者,入住世纪坛医院后绝大多数得到了有效治疗。科研成果取得阶段性突破,在2013年上半年,仅肿瘤内科就发表SCI文章超过10篇,其中Cancer Immunology and Immunotherapy(IF:4.2)2篇,Cell and Tissue Research(IF:3.7)1篇, Transplantation(IF:4.005)2篇。这些高水平的论文的发表是改变了临床医生的工作思维的过程,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对患者的服务内涵。

(二)学术活动迈向国际舞台

肿瘤中心先后与美国杜克大学肿瘤中心、芝加哥医疗中心等国际先进的肿瘤研究所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合作。开拓国际视野,分批选派医护及科研技术骨干出国学习、进修、培训、讲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乳腺外科副主任李艳萍医生在美国芝加哥不仅从事科研工作,也参加外科手术,受到所在医院医生护士的一致好评。医院注重打造自主品牌,成功创办了三届“首都国际癌症论坛”,在业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吸引了更多的国外专家走向论坛讲台。今年10月将继续举办第四届“首都国际癌症论坛”,将吸引高水平的国际知名专家参会。

(三)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走向国际化

医院从美国引进了具有11年从事抗肿瘤药物临床前研究经验的王兴河教授,投入了1000万元新建了国际标准化的I期药物临床试验病房。开展了重组人GM-CSF单纯疱疹病毒注射液(OrienX010)I期临床研究、腺病毒抗CEA和IL-12肿瘤治疗性疫苗的相关研究。与美国NIH/NCI、DUKE等国际著名肿瘤研究中心合作率先建立肿瘤特异性疫苗安全性、疫苗疗效评价、疫苗的分子显像评价等技术平台,增强我国在该领域中的自主创新能力,为特异性肿瘤治疗性疫苗的转化研究与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四)积极引进领军人才,尊重和引导个性发展,打造高层次人才队伍

2012年7月,医院引进国内著名的肿瘤专家任军教授,注重有天赋和拔尖人才的培养和科研与临床紧密结合,以循证医学指导临床实践,加强肿瘤临床技能的系统教育和培训。肿瘤内科一位50岁的副主任医师原来是外科大夫,动手能力强,但基础理论薄弱,任军教授专门为他制定了发展的思路,鼓励他攻读博士学位,成为该校年龄最大的博士生,同时,为他提供了出国研究的机会,极大地鼓励了年轻大夫的学习积极性,肿瘤内科的大夫积极攻读在职学位,目前,40岁以下医生都具备博士学历的教育。肿瘤内科年轻医生刚工作不久,面临着从学校到工作单位的转变,在住院医师培训的转科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任军教授对该同志鼓励、宽容、引导和教育,使他们思想彻底发生转变,从根本上认识到了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其中有的青年医生面对强手如林的竞争者中获得了2013年度北京市百名科技新星,极大的激励和鼓舞了其他年轻医生的工作热情。肿瘤中心学风和工作作风均发生了很大转变,人人行动起来,科室发展出现前所未有的上升势头。

二、紧抓机遇,深化改革,肿瘤医学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人才强院,科教兴院,“特色型、学院型”医院结硕果

北京世纪坛医院作为出身于中央部属的大型公立医院,具有百年的优良的传统和社会声誉。特别是划转为北京市政府举办后,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及自身学科发展优势,全力打造“技术、服务、管理”三大品牌,倡导以人为本的健康医疗服务模式,以“病人的生命、健康和满意高于一切”为服务宗旨,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医院“立足北京,面向全国;建设以肿瘤为特色的大专科、强综合,各学科共同发展的,大型现代化、特色型、学院型品牌医院”的发展目标,凝心建学科,聚力谋发展,托起全民健康的中国梦。医院实施“人才强院、科教兴院”战略,努力打造一流的研究型肿瘤医院。

肿瘤学人才的培养不同于一般的内外科医生,一个好的肿瘤科大夫,不但要具备内科的扎实功底、或外科的操作能力,还要具备良好的科研能力,肿瘤中心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特色的肿瘤人才培养思路:鼓励临床医生做临床医学科学家,科研与临床相结合;以培养和引进具备国际视野的肿瘤拔尖人才为基石,以创新和转化研究为工作重点;以循证医学指导临床实践,加强肿瘤临床技能的系统教育和培训;注重有天赋和拔尖人才的培养;充分开展与国外一流教学专科医院的交流,建立共同培养人才的机制。

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肿瘤中心建立相关专业的肿瘤研究室,同时加强住院医师培训,追踪年轻大夫的思想动态,开展文献学习,提高临床和科研的双重能力,在研究生培养中得到了很好的实践和提现,肿瘤内科一位在读博士生在加强临床锻炼的同时,积极投入到目前科室承担的I期临床研究,同时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广泛阅读文献,博士还没有毕业就已经完成了一篇SCI的写作。

(二)勇攀肿瘤医学新高峰

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肿瘤免疫治疗及基因组指导下的肿瘤个体化治疗、难治性巨大腹膜后肿瘤外科治疗、肿瘤并发肢体水肿的淋巴外科治疗等方面均居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在肿瘤微创外科治疗、胃癌内镜早期诊断、结直肠肿瘤手术治疗、脑胶质瘤与脑转移瘤内科治疗、肿瘤精确放疗、放射性粒子植入、肿瘤介入治疗等方面居全国领先水平。一手抓重点,一手抓特色,肿瘤中心形成了立足北京,辐射全国的技术品牌。

(三)确定肿瘤早期筛查及诊断的发展战略

2012年开始,根据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医学院的发展规划及学科优势,提出“将国内肿瘤规范治疗从二级医院做起、特别是肿瘤高发地区”的战略目标,利用国外先进的早期肿瘤筛查及诊断技术,检测血清MUC-1重组自身抗体,以期早期发现癌肿,确定了辐射北京世纪坛医院医疗联合体和江苏省海安县、靖江地区为现场,应用基因组学及血清分子免疫学技术做肿瘤早期筛查工作。

三、个体化、特色化,以人为本托起全民健康的中国梦

(一)多学科联合会诊 一站式综合治疗

肿瘤是一种比心血管病和神经系统疾病更为复杂的系统性疾病,是由经济社会、环境、行为和遗传等多种因素引起的系统性多发性疾病,可以累积到多系统、多脏器、多组织、多细胞、多基因,涉及到多学科、多领域。因此,特别需要一专多强,即需要多个学科同时或者贯序治疗。患者往往因为本身合并多种疾病,辗转于多家医院、多个科室,尝试各种治疗方法,耗时费钱,还容易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必须重新认识肿瘤医院的建设和发展问题。紧紧抓住公立医院改革机遇,探索创建“大专科,强综合”的医学发展模式,努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国际化研究型医院。走出一条“多学科联合会诊,一站式综合治疗”的新型服务模式。依托综合性三甲医院丰富的医疗资源和学科齐全的优势,探索新型治疗危重恶性肿瘤患者的运行机制,努力做到“提高医疗质量、方便患者就医、节省医疗费用、缩短就诊时间”的目标,为此类肿瘤患者提供全面专业的医疗服务。国际著名肿瘤中心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是行之有效的。因为任何一个肿瘤医学专家都不可能全面掌握对肿瘤的各种治疗方法,所以对肿瘤的治疗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参与,而肿瘤综合治疗区多学科专家,发挥各自专业的技术优势,对肿瘤患者开展多学科会诊,提出科学诊断,并制定综合、规范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避免肿瘤过度治疗、治疗目的不明确和缺乏个体化的规范治疗,提高肿瘤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中国人民大学一位84岁老教授,确诊为肝内胆管低分化腺癌,患者高龄、晚期肝癌,既往还有心律失常、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在我院肿瘤内科住院期间因各种原因出现心悸、喘憋,多年腰腿痛的毛病也犯了,肿瘤内科医师积极联系心内科及骨科会诊,考虑患者是快-慢综合征及髌骨软化、骨质疏松,决定先予以药物治疗心悸及改善骨痛,再用保守疗法控制肿瘤后行起搏器植入,治疗方案执行得很顺利,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百闻不如一见,世纪坛医院的联合治疗方法救了我母亲一命“患者女儿写给医院的感谢信道出了患者的心声,也是对多学科联合会诊的肯定。

(二)分子标签的个体化治疗造福患者

随着现代基因组学技术,包括遗传学、转录组学、代谢组学等以及高通量检测技术先进的技术手段的发展,应用这些高新技术对临床标本的生物标志物进行蛋白表达分析,有助于有效的筛选针对信号传导通路的个体化治疗药物。同时可检测肿瘤患者的大量信号传导通路分子,据此开展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是肿瘤临床试验研究发展的趋势。以乳腺癌为例,肿瘤中心积极开展个体化治疗,在转移性复发性难治性乳腺癌的治疗、三阴乳腺癌的特色治疗、乳腺癌肝转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同行中产生了积极影响,对乳腺癌的治疗做到了精确化。

在此研究基础上,肿瘤中心适时提出建立北京市乳腺癌诊疗中心的建议,在首都地区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乳腺癌诊疗中心,将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和复发性转移性晚期乳腺癌的治疗作为未来研究的方向,符合首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有利于首都地区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乳腺癌综合诊疗水平的提高。该乳腺癌诊疗中心的最终目标是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立足北京,受益全国的乳腺癌早期筛查和难治性乳腺癌的治疗基地。北京市医改办及中国医学科学院的专家现场论证后,认为该项目具有先进性、创新性、个性化,一致同意拟在医院建立北京市乳腺癌诊疗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在“十一五”、“十二五”发展目标就是建设以肿瘤综合治疗为医院发展优势的“大专科、强综合”的国际化肿瘤中心,初衷正是针对目前国内外临床肿瘤诊疗发展趋势,为了进一步突出和完善肿瘤的综合治疗,克服在缺少综合医院支撑下的肿瘤治疗存在的弊端,这一战略符合首都医药卫生发展要求,符合国际肿瘤治疗发展的趋势,其意义不仅在于利用综合医院的优势开展肿瘤的诊治,发挥多学科的优势,扩大医疗服务范围,最终更好的服务患者,服务社会,同时,也可以带动其它各相关学科的发展,对医院的整体发展和学科的个性化发展都具有显著的意义,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也探索出了在医改大背景下人才建设、学科发展、医院转型的特色道路。

本文是任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3-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