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颈椎后路手术后注意事项
一、该篇文章适用于下列手术方式:
因“臂丛神经损伤后疼痛”、“癌痛”、“幻肢痛”等疾病而行脊髓背根入髓区毁损术(DREZ)。
因“颈椎管狭窄”、“颈椎间盘突出”、“后纵韧带骨化”等疾病而行颈椎椎管成形术;
颈椎后路内固定手术;
椎管内肿瘤切除术;
二、术后第1天
体位: 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仰卧或者侧卧,也可以在两种体位中进行转换。总的原则是保持脊柱的自然曲度,不要引起颈部扭曲,转换体位保持颈部中立正直。仰卧位时不要压迫颈后部,颈部不垫枕头、毛巾等。侧卧位时应当保持枕头与肩同高。对于后背驼背畸形者,以侧卧位为佳。每2小时适当变换体位,防止压迫性褥疮形成。
饮食:为了避免患者全麻后呕吐导致误吸,手术当天暂不进食,静脉输液完全可以补充患者所需要的营养要素。
疼痛:颈椎后路手术影响的肌肉较多,每个人对疼痛的反应也不同,我们会根据患者症状给予相应的镇痛处理。
三、术后第2天:
体位与颈部制动:佩戴颈托限制颈部活动,避免颈椎伸屈、旋转,包括扭头、点头。先抬高床头半卧位,如果没有明显疼痛,在护士知道和帮助下过度到坐位。这阶段要量力而行,避免手术部位损伤。
饮食:以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为主。 多吃含钙高、维生素高、高蛋白的食物,促进伤口愈合。同时补充高纤维的食物,避免长时间卧床后便秘。
四、术后第3-7天:
体位与颈部制动:逐步适应床上活动的情况下,可以佩戴颈托侧身起卧,四肢做一些辅助的康复锻炼。离床活动。避免引起剧烈疼痛的动作。运动强度逐渐增加,应避免颈椎伸屈、旋转,包括扭头、点头。
饮食:高蛋白饮食。
检查:此期间可做术后颈椎正侧位X线片、CT、MRI的检查,以便更好地了解您的病情和判断手术效果,方便知道您后期康复和复查。
五、术后第10-12天:
出院:恭喜你住院顺利,出院前出院一定要弄清楚当地医保报销需要哪些材料,是否需要签字,免得以后麻烦。明确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及复查方式、时间、地点。
拆线:颈后路手术一般在手术后12天拆线,如果病情平稳也可以提前出院回当地的社区医院拆线。 出院乘车回家时,最好应平卧车上(可弯腿,下肢屈曲)。
六、术后第1-3周:
颈部可以自由活动,低头、仰头、左右转头、歪头等动作都不受限制。但是注意避免颈部过度活动或外伤,出门、乘车时需要佩戴围领,保护颈椎,以防万一。
患者均应避免双手持拎重物,以免影响颈后部的组织愈合和康复。
七、术后第4-8周:
恢复良好的患者在患者1个月可以开始正常的颈部活动,进行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
可以恢复室内的文职工作,不能进行需要颈部负重的活动;
术后4-8周之内,日常生活和出门、乘车时均需要佩戴围领,保护颈椎。
八、术后第2至3个月:
平时不需要佩戴围领,根据复查情况,颈部可以逐步恢复活动。出门、乘车时需要佩戴围领,保护颈椎,以防万一。剧烈运动或特殊体位都有可能造成植骨和钢板移位。
在佩带颈围领下,应当逐渐开始进行项背肌的锻炼。这样有利于改善颈项部肌肉的血液循环,改善颈部劳损等症状,同时可防止项背肌的废用性萎缩,促进肌肉力量的恢复,应当长期坚持锻炼。
一般要求在术后3个月、半年、1年时来医院门诊复查。通过影像医生能够判断你脊柱的稳定性和恢复情况,给你提供下一步治疗方案。
九、特殊情况:
脊髓背根入髓区毁损术的患者:如果后路没有做内固定,手术前已经存在颈椎畸形的患者需要特别注意避免颈椎过度活动,佩戴颈托,保持颈椎的正常位置。此外,继续服用加巴喷丁或者普瑞巴林1-3个月后停用,避免快速停药。
椎管扩大成形的患者:可以较颈椎前路手术和无内固定的患者早去掉颈托,有利于恢复颈椎活动度和肌肉力量。
不同患者手术方案不同,术后使用颈托支具的时间不同,一定不要操之过急,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
本文是舒伟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