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怎样治疗百合病?
百合病是值得一提的一个疾病,笔者认为它在亚健康人群中占了很大的一部分比例却又不易得到诊断和正确治疗。
1、中医病名诊断标准(参照《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
以神情恍惚,行、卧、饮食等皆觉不适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多继发于急性热病,或中毒、脑部疾患等之后,余邪未尽,阴液亏损,气血失调,经脉失养,心神惑乱。
根据临床表现,百合病与西医的神经症中的癔症、强迫症及类神经衰弱症候群某些症状表现相似。
2、辨证论治(参照冷方南主编《中医证候辨治规范》)
(1)阴虚内热型
精神、饮食、行为有异于常人,时而厌食不纳,时觉饮食甘美,欲食不能食,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自觉发冷发热,实则无寒无热;心烦不宁,口苦,口干;舌红少苔或无苔,小便短赤,脉细。
治法:益气养阴,润燥除烦。
方药:百合
(2)痰热内扰型
精神、饮食、行为皆失常态,不能自主,欲食不能食,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头痛而胀,面红,心中懊侬,卧寝不安;舌尖红,苔黄微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豁痰,养阴除烦。
方药:百合
(3)心肺气虚型
精神、饮食、行为皆若不能自主,欲食不能食,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自汗、头昏、气短、乏力,沉默寡言,少寐或多寐而睡不解乏;舌淡,脉弱。
治法:补肺益气,宁心安神。
方药:百合30
3、针灸治疗
根据辨证选取所属经脉原穴或背俞穴,以养心安神为主。主要取穴神门、三阴交、印堂、内关、太溪等,毫针刺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或针灸并用。
阴虚内热加用心俞、肾俞、曲池;痰热内扰加肺俞、脾俞、丰隆、阴陵泉;心肺气虚加心俞、肺俞、厥阴俞、太渊。
主要参考文献:实用临床精神病学,科学出版社出版,2009
中医中药治疗一定遵医嘱!
本文是师建国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