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谈降血压药的合理应用
一、用药前,医生应作的准备
1.
2.
3.
4.
5.
二、合理选择降血压药物的一些基本原则
1.
2.
3.
4.
5.
6.
7.
总之,要牢记高血压治疗的4个目标:①血压水平配伍达标;②高效保护心脑肾重要靶器官;③最高目标在于多快好省地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延年益寿;④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三、如何在选药上体现个体化
最好的用药模式是,在合适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用于合适的患者。临床实践中要因时、因药、因病而异,在用药中体现出时程、药品及患者病情特点的个体化。
1.
2.
四、临床医生要掌握各种疾病的个体化特点,即用药优先适应证
1.
2.
3.
4.
5.
五、对收缩期血压升高为主的患者选药时要注意什么?.
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多发生于老年人,反映了动脉硬化、血管缺乏弹性的特点,即收缩压增高明显,而舒张压过低,脉压加大。因此,某些患者肱动脉的袖带血压不能准确反映中心动脉压,即收缩压高估,舒张压往往低估。心脑肾重要器官的有效供血需中心动脉压60~70mmHg以上,若血压140/50mmHg时,其平均动脉压为72mmHg,可满足心脑肾有效供血。若年龄大,心率慢(50次/min),或合并血管狭窄性缺血时,需更高的血压才能满足供血。因此降压需要把握好适度,不宜过低。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CCB可以合用噻嗪类利尿剂,后者抵消前者的水肿不良反应,不会过度反射性增高交感神经和RAS系统活性。如血压控制仍不理想,可在增加ARB或ACEI。
六、舒张期血压为主的患者选药注意什么?
五大类降压药都即降收缩压、又降舒张压,其中RAS系统拮抗剂ARB或ACEI,对以舒张期高血压为主者效果更好些。
以舒张期高血压为主的患者中青年多见,反映了动脉血管痉挛、血管阻力增高的特点,收缩压增高不明显,舒张压过高,脉压缩小,患者交感神经和RAS系统的活性亢进所致,故选择以RAS拮抗剂为主,合用小剂量利尿剂效果更佳。若心率过快且有强适应证,可合用ß受体阻滞剂。仍未达标者,可合用CCB。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若合并代谢综合征,使用RAS系统拮抗剂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不必担心小剂量利尿剂的不良反应。若无强适应证,不主张利尿剂单独合用ß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来控制血压。有些人经过规律治疗和/或改善生活方式后,若血压偏低(<100/60mmHg)且伴有头晕不适,可先缓慢减量配角药(利尿剂),保留证据较好的降压主药。
七、降血压如何少担风险多获效益?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若高血压控制不好可能使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或死亡事件增加5~7倍。只要高质量、高效率控制血压,就能使心脑血管病事件减少30%~50%。要提高认识、增加依从性、医患配合、扩大接受降压治疗率,特别要强调规范医疗、合理用药、长期坚持、全民防控、预防为主。规避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过分担心没有必要,说明书的不良反应毕竟是小概率、不严重的,只要规范用药、定期复查,一般可以避免严重不良反应,即使发生若早期发现、及时处理也会是安全的。
要规范用药、少担风险多获效益,需牢记:按公认指南办事,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的临床决策;对可用可不用、无证据的疗法不用;能少用者不多用药;必须应用者,不能不用。有时承担很小的治疗风险能够避免疾病大风险是值得的。但承担大风险获得小效益的事决不能干。
八、降血压如何少花钱多办事?
1.
2.
3.
4.
——根据北京阜外医院顼志敏教授“高血压合理用药系列问答”一文改编写成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