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尚勤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媒体报道

“不可怕”先生和多发性骨髓瘤(MM)的较量

发表者:刘尚勤 人已读

http://hb.QQ.com 2010年04月12日09:27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方琳

“不可怕”先生和MM的较量

图为:宋良铨(中)在电脑前与病友们交流

MM,“美眉”的网络昵称,但这篇文章里的MM指的可不是温柔漂亮的小姑娘,而是一种凶险恐怖的疾病——多发性骨髓瘤。这是一种发病率仅次于淋巴瘤、排在白血病之前的血癌,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治愈的报道,患者发病后平均延寿3年,少数人超过5年。“不可怕”先生,大名宋良铨,58岁,四川乐山人,多发性骨髓瘤晚期患者,患病9年。“不可怕”是他的网名。他组建了全国唯一的MM病友互助协会,4年来团结海内外两千多名病友与MM较量。

10天前,来自四川、广西、湖南、贵州等地的十几名患者,跟随他来汉求医。

两度病危,两次瘫痪 他决定以身试药

Multiple Myeloma,英文缩写MM,中文名——多发性骨髓瘤。

9年前,身为西南物理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的宋良铨,从没听说过这个词。

直到2001年4月6日,宋良铨在倒水时突然失去重心,摔倒在地,怎么也爬不起来。医生的诊断如晴天霹雳让他感到绝望,“你得的是多发性骨髓瘤,最多3年,少则几个月。”

宋良铨咬着牙做完了放、化疗,出院后坚持吃药。但三年之限还是来了。2003年底化疗失效,2004年春节前后,病情复发、恶化,宋良铨再次瘫痪,第二次被下了病危通知。

不知是不是毅力起了作用,当年2月底,宋良铨奇迹般地站了起来。此时,他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既然命中注定活不长,不如以身试药闯一闯。他与医生商量试用了反应停(一种治疗药)。

试药同时,宋良铨开始研究相关资料,边摸索,边总结。他自己控制药量:当时国内外都是800mg/日的大剂量,须长期服用,他减少到600mg/日,病情稳定时就停药。慢慢地,剂量减到150mg/日。

试药一年多,他的状况明显好转。

一篇网帖,引发共鸣 他组建“抗MM军团”

试药后的宋良铨感觉和MM病毒逐渐“和平共处”了。能不能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大家?让大家找到自己的有效剂量?宋良铨把他的实践和理论写成文章给医学杂志投稿,虽然稿件得到了肯定,但他是患者不是医学专家,稿子不能发表。

2005年底,女儿教会了他上网。宋良铨以“MM不可怕”之意,取“不可怕”为网名,在网络上发表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可以如常人》。没想到,短短一个多月,跟帖就有近200个。

2006年3月,宋良铨成立了MM病友服务网站。如今,这里聚集了两千多名病友,每天的访问量都在3000人次以上。“不可怕”还先后创建了4个QQ群和能容纳上百人的UC语音会议室,每月举行交流讲座。在他的帮助下,很多患者学习着控制病情。

网友们说,“不可怕”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网络ID,“它已经成为一种精神、一种信念。”在得到帮助的同时,许多病友或家属也加入了帮助病友的行列,成为志愿者。

尝试新药,病友随行 这次来汉不虚此行

3月31日,武大中南医院血液科来了一群特殊的病人:他们从四川、广西、湖南、贵州等地赶来,患的都是多发性骨髓瘤,他们簇拥在一个1.43米高的中年男人身边。这个男人,就是“不可怕”。“我以前是不相信中药的。不过在网上看到武汉有个特效中药方,那我还是再为大家做个试验吧。没想到,我一说要来,大家都跟来了。”“不可怕”等人要试的,是中南医院刘尚勤、马梓夫妇花5年研制出的“黄连解毒汤”。这种药能有效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的生长因子——白介素6,已成功应用于60名患者,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著名的血液病杂志《Blood》。

刘尚勤教授介绍,多发性骨髓瘤多发于中老年人,目前发病率为1/10万,其发病率逐年增高。

5天的治疗让“不可怕”感觉不错。9日中午,他指着自己的检验单告诉记者,“指标都正常了,一点症状没有了,在这次同来的病友中,我的疗效只算中等,真是没想到。”10日中午,他满怀信心地和病友们回到家乡。

临行前,一些武汉病友赶来找他“取经”,他送给病友一段话——心态是最重要的,不要乱补,乱保护,紧张不得!经常紧张的人,没有病都会想出病来。骨有一点痛没关系,我天天如此。不可能完全和正常人一样,能够控制住MM、能够自理,就是正常的了。我们愉快过好每一天吧。

“不可怕”的方法不宜盲目效仿

“不可怕”的试药、减药方式是否值得推广?昨日,刘尚勤教授表示,药品还是应遵医嘱坚持服用,才能保持稳定的血液浓度,不能见症状减轻就停。“不可怕”之所以试药、减药有效,可能与多发性骨髓瘤的特点有关,这种病进展缓慢,没有激烈的起伏。但是,许多肿瘤都存在急性发病,很难控制用药。

此外,“不可怕”良好的心态也是一剂良方。情绪不好会释放更多白介素6,刺激肿瘤细胞生长。

几位受访专家均不建议患者(尤其是患其他肿瘤的人)盲目效仿“试药减药”。毕竟,“不可怕”有科研底子,且花了大量时间研究他的病,而更多患者不具备这种条件。

本文是刘尚勤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0-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