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智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血沉、抗“O”、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ANA、ENA、抗DNA抗体

发表者:王宏智 人已读

一、 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tate,ESR)

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而言,简称血沉。在健康人血沉数值波动于一个较狭窄范围内。在许多病理情况下血沉明显增快。红细胞沉降是多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

[原理] 血流中的红细胞,因胞膜表面的唾液所具有的负电荷等因素而互相排斥使细胞间距离为约为25nm,故彼此分散悬浮而下沉缓慢。如血浆或红细胞本身了生改变,则可使血沉了生变化。

[方法学评价] 血沉测定的方法有多种,有魏氏法(Westergren法)、库氏法(Coulter法、)、温氏法(Wintobe-landsbrey法)、潘氏法。我国在1983年全国临床检验方法学学术会议上推荐魏氏法作为参考方法。

专用于血沉测定的仪器有两种:一种是魏多法自动血沉测定仪或尖似仪器自动记录后转换成魏多法测定值;另一种是zeta红细胞比值测定,前者其取血、抗凝、装入血沉管等步骤均与常规操作相同,只是将听管垂直立于具有自动计时装置的血沉架之后,可于30,60,120分钟时分别自动记录其结果。

[参考值] 魏氏(Westergren) 法: 成年男性0-15mm/h 成年女性0-20mm/h

潘氏法:成年男性0-10mm/h 成年女性0-12mm/h

[临床意义]

1.血沉增快 在临床上更为常见,魏氏法不论男女其血沉值达25mm/h时,为轻度增快;达50mm/h时为中度增快;大于50mm/h 则为重度快。潘氏法不论男女血沉达20mm/h者均为增快。

(1)生理性增快:妇女月经血沉略增快,可能与子宫内膜破伤及出血有关,妊娠3年月以上血沉逐渐增快,可达30mm/h或更多,直到分娩后3周,如无关发症则逐渐如无关发症则逐渐恢复正常。其增快可能与生理性贫血、纤维蛋白原量逐渐增高、胎盘剥离、产伤等有关。60岁以上的高龄者因血浆纤维原蛋白量逐渐增高等,也常见血沉增快。

(2)病理性增快:①各种炎症:细菌性急性炎症时,血中急性反应相物质(acutephase reactant)迅速增多,包括α1抗胰蛋白酶(α-antirypsin)、α2巨蛋白(α2-mactoglobulin)、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肝珠蛋白(haptoglobin )、运铁蛋白(transferrin)、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等,主要因有释放增多甚至制造加强所致。以上成分或爽或者少地均能促进红细胞的缗线状聚集,故炎症发生后2-3天即可见血沉增快。风湿热的病理改变结缔组织性炎病症,其活动期血沉增快。慢性炎症如结核病时,纤维蛋白原及免疫球蛋白含量增加,血沉蝗显增快。临床上最常用血沉来观察结核病及风湿热有无活动性及其动态变化。②各种原因导致的高球蛋白血症(hyperglobuinemia):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黑热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所致的高球蛋白血症时,血沉常明显增快略种原因引起的相对性球蛋白增高如慢性肾炎、肝硬化时血沉亦常增快。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时,浆细胞的恶性增殖致使血浆病理性球蛋白高达40-100g/L或更高,故血沉增快。巨球蛋白症病人,血浆中 IgM 增多,其血沉理应增快,但若IgM明显增多而使血浆沾稠度增高即高沾综合征时,反而抑制血沉,可得出一个正常甚至减慢的结果。另外恶性肿瘤、组织损伤及坏死、贫血、高胆固醇积压症均可导致血沉增快。

2.血沉减慢 意义较小,可因红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及纤维蛋白原含量严重减低所致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脱水血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

二、C-反应蛋白

在急性炎症病人血清中出现的可以结合肺炎球菌细胞壁C-多糖的蛋白质(1941年发现),命名为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最早采用半定量的沉淀试验,现在制备优质的抗血清,可以建立高灵敏度、高特异性、重复性好的定量测定方法。CRP是第一个被认为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在急性创伤和感染时其血浓度急剧升高。CRP由肝细胞所合成。

[方法及正常值]采用何种免疫化学检测法,取决于各实验室条件和对灵敏度、特异性的要求。免疫扩散、放射免疫、浊度法,以及酶标免疫测定方法均有实用价值。正常值:800-8000μg/L(免疫扩散或浊度法)。

[临床意义]作为急性时相反应的一个极灵敏的指标,血浆中CRP浓度在急性心肌梗死、创伤、感染、炎症、外科手术、肿癌浸润时迅速显著地增高,可达正常水平的2000倍。结合临床病史,有助于随访病程。特别在炎症过程中,随访风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白血病等。

三、类风湿因子(RF)

为抗IgG的自身抗体,与变性IgG、热聚合IgG和IC都有较强的亲和力,主要为19S的IgM,也可见7S的IgG及IgA。它能与人或动物的变性IgG结合,而不与正常IgG发生凝集反应。RF主要出现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约70%~90%的血清中和约60%的滑漠液中可检出IgG类RF,这很可能是自身IgG变性所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应答的表现。

[方法学评价] RF的检测最初是用致敏绵羊红细胞凝集试验(Rose-Waaler法)进行检测,目前最常采用IgG吸附的胶乳颗粒凝集试验;但此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不高,而且只能检出血清中的IgM类RF。IgG类和IgA类RF则需要用RIA或ELISA等方法检测。

[正常值]致敏胶乳凝集试验:阴性。间接血凝试验:<1:40。酶联免疫吸附试验:P/N<2.1。

[临床意义]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RF阳性率为52%~92%,多在70%左右。RF阳性者疗效差且多有并发症(如周围神经炎及动脉炎等);RF阴性表示病症较轻,且并发症少,疗效好。

做自身免疫病的辅助诊断。SLE的阳性率为53%,皮肌炎为80%,硬皮病为80%,恶性贫血为80%,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为75%,慢活肝为60%,干燥综合征也有不同程度阳性。一些慢性感染性疾病如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结核、梅毒、黑热病、结节病及其他一些高球蛋白血症患者也可呈不同程度阳性。

作为类风湿的诊断。对于稀释度的注意非常重要,一般1:20以上才有价值。正常人阳性率为2~5%,随年龄增长有增高趋势。

RF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检出率很高,RF阳性支持早期RA的倾向性诊断,如对年轻女性应进行RA和风湿热间的鉴别;而对非活动期RA的诊断,需参考病史。但RF也象ANA一样,并不是RA独有的特异性抗体。在SLE病人均有50%RF阳性,在其他结缔组织病如SS、硬皮病、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老年人中均可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

四、抗链球菌溶血素“O”

A群链球菌可引起人类各种疾病,包括风湿热、链球菌性变态反应性疾病等,人感染链球菌后血清有抗链球菌溶血素O(Anti-Streptolysin“o”,ASO)等。

[方法及参考值]胶乳凝集法 阴性 ; Todd法 ≤500u/ml

[临床意义]ASO测定对于诊断A族链球菌感染很有价值。A族链球菌感染后1周,ASO即开始升高,4~6周可达高峰,并能持续数月。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结节性红斑、猩红热、急性扁桃体炎等ASO明显升高。多次测定抗体效价逐渐升高对诊断有重要意义,抗体效价逐渐下降,说明病情缓解。少数肝炎、肾病综合症、结缔组织病、结核病及多发性骨髓瘤病人亦可使ASO增高。由于人们常与A族链球菌接触,正常人也存在低效价的抗体,通常<333U。>500U,才认为有诊断价值。

五、ANA

【正常值】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阴性。酶免疫染色试验:阴性。PAP染色法:阴性。ANT和抗ds-DNA抗体联合测定:阴性。

正常人只有少数ANA阳性。一般当血清稀释度1:4时,男性有3%阳性,女性有7%阳性,而80岁以上者阳性率可达49%。

某些药物亦可使ANA滴度增高,如异烟肼、苯妥英钠、三甲双酮、普鲁卡因酰胺、磺胺类、保泰松对氨基水杨酸、肼苯哒嗪等。但停药后即降至正常水平。

抗核抗体又称抗核因子,它是一种抗动物细胞成分的自身抗体,无种属和器官特异性。ANA于20年前已从SLE患者血清中被检出,以后陆续见于其他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干燥综合征、消化系统和造血系统等疾病。因此检查ANA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实验室检查的主要项目之一。

临床上以血清稀释度大于1:6以上判定为阳性。

ANA的测定对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抗核抗体阳性率高的一些自身免疫病,其滴工也常>1:80,其中以SLE阳性率最高,可达86%~100%。因此对于未经治疗的疑似患者,多次检查抗核抗体,若结果阴性,应考虑其他疾病的可能。

抗核抗体阳性的其他疾病有:结缔组织病,如盘状红斑性狼疮、皮肌炎、消化系疾病、如慢活肝、溃疡性结肠炎、造血系统病、如巨球蛋白血症、淋巴瘤、特发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恶性贫血、其他疾病、如药物反应、恶性肿瘤、重症肌无力、血管炎、结核病等。这类疾病的滴度往往较低。

核型对SLE等自身免疫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周边型主要见于累及肾脏的SLE患者,且和疾病的活动性明显有关,缓解期以均质型多见。斑点型多见于混合型结缔组织病,核仁型多见于系统性硬化症、口和眼干燥及关节综合征等。

效价滴度可作为反映病情的参考指标。由于抗脱氧核糖核蛋白因子,尤其是抗脱氧核糖核酸因子与病情活动性有关,当病性好转或用大量皮质激素治疗后,其滴度下降甚至完全消失。一般说来抗核抗体滴度的高低大多数与病性的好转,恶化是平行的。

六、抗ENA抗体

【正常值】对流免疫电泳:阴性。

【临床意义】约有1/2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具有抗ENA抗体,但主要是抗Sm抗原,而混合结缔组织病者呈高频率、高效价的抗ENA抗体,其主要是针对核糖核蛋白。具有抗DNA抗体的患者,若同时具有抗ENA抗体其预后较好。

ENA分型抗体

【正常值】对流参比电泳:阴性。

【临床意义】结缔组织疾病患进体内存在有ENA抗体,ENA抗体又可分为抗RNP、抗Sm、抗RO、抗La抗体。不同的抗ENA抗体与其疾病的类型有关。如SLE的特点是多种抗体同时存在,其中Sm抗体是SLE的标记抗体。临床上Sm抗体阳性常同时伴RNA抗体阳性,单一Sm抗体阳性者较少见。一般方法难以将Sm与RNP抗原纯化、分离。混合结缔组织病患者血清中几乎都有高滴度抗RNP抗体,抗RNP抗体测定阴性可做为排除诊断混合结缔组织病的一项指标。抗RO和抗La抗体常常伴随干燥综合征(Sjogren综合症)同时出现;因此检测ENA抗体有助于结缔组织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非风湿病病人和正常血清中未检测到抗Sm抗体和抗RNP抗体,抗Sm抗体与SLE疾病活动和肾脏损害无关,故不能做为判断SLE及肾病活动、好转和疗效的依据。

抗糖蛋白Sm抗体:是SLE的特异性抗体。

抗RNP抗体:在混合型结缔组织病中显示高效价。

抗RO(SSA)抗体:在口眼干燥和关节炎综合症、SLE、结缔组织病中可查到。SSA抗体与广泛光过敏性皮炎症状相关,在亚急性皮肤狼疮中SSA抗体常阳性。近年来又发现SSA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引起新生儿儿狼疮综合症。

抗La(SSB)抗体:对干燥综合征的诊断具有特异性。

抗PM-1抗体:在皮肝炎中可查到。

抗Scl-70抗体:主要见于皮肤弥漫型多发性系统性硬化症(Pss)。阳性表示病性进展较迅速。

抗RANA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中有特异性,阳性率达95%。

抗双股DNA抗体

【正常值】放射免疫法结合率<20%;胶乳凝集法阴性。

【临床意义】红斑狼疮患乾血清中可发现3种类型的抗DNA抗体,即:抗单股DNA(ss-DNA)、ds-DNA和能与ss-DNA及ds-DNA均起反应的抗体。

一般正常人结合率在10%以下,超过20%可认为产阳性,SLE可达50%以上。类风湿关节炎、慢性肝炎有时亦达20%~30%。

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抗ds-DNA效价增高,其他病变出现抗ds-DNA增高极为罕见。所以,抗ds-DNA对SLE来说,几乎是特异性的,其增高的程度与疾病活动相关,可以用来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和疗效观察的一项指标。

七、抗DNA抗体

【正常值】胶乳凝集试验:阴性。对流免疫电泳:阴性。间接血凝试验:≤1:8。免疫荧光技术:阴性。酶免疫染色法:阴性。放射免疫分析:<20%。ABC-IESTA法:阴性。酶联免疫吸附:阴性(P/N<2:1)

抗DNA抗体是ANA的成分之一,其抗原为DNA。抗DNA抗体检测是诊断SLE的特异性较强的试验,高滴度的DNA抗体几乎仅见SLE病人。有些未成年的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肝炎患者有低度阳性。中山医院一院检测9例硬皮病阳性率为44%,其他疾病等未见阳性。

抗DNA抗体同SLE患者的病情变化有关。活动期SLE病人阳性率为93%,非活动期阳性率则为7%;狼疮肾炎恶化时,抗DNA抗体上升,病性好转时抗DNA下降或正常。故检测抗DNA抗体可做为观察SLE病人疗效的指标。对长期使用激素治疗的病人,受免疫抑制剂的影响,可使抗体效价下降,阳性检出率降低。

本文是王宏智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0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