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晶敏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外科
放射性肠炎常用的术前检查
本病的诊断首先要有放疗病史、临床症状、排除了其他诊断。
C反应蛋白并不能常规用于诊断本病;
血浆瓜氨酸、粪便中的钙卫蛋白和乳铁蛋白目前尚在研究当中,他们确切的临床意义还不确定。
上消化道或者下消化道内镜检查是十分有益的,特别在排除引起腹部症状的其他疾病方面。其中下消化道镜检查更可以显示放射性肠炎导致的粘膜变化,或者导致的并发症,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有时可以使用钡剂灌肠,对于确诊直肠乙状结肠通畅,是否存在放射性直肠炎有意义。
增强CT:在腹部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是首选的影像检查项目,对于了解病变范围、是否存在并发症、肿瘤有否复发。
MRI(核磁共振)影像检查也很有意义,可以显示重要的,具有诊断价值的病变表现,特别是在患者的回盲部;
胶囊内镜已经有报道,用于放射性肠炎的诊断,特别对于放射性导致粘膜的缺血,溃疡和坏死。
本文系王晶敏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m.haodf.com/touch)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王晶敏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