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祥瑞
主任医师
上海市东方医院
疼痛科
脊柱损伤
脊柱骨折及脱位
三柱学说:1983年,Denis提出了脊柱的三柱概念:
前柱:前纵韧带、椎体和椎间盘的前2/3。
中柱:后纵韧带、椎体和椎间盘的后1/3。
后柱:脊柱后方的附件及韧带。
三柱概念强调韧带结构和骨结构作为一个整体,指出脊柱的稳定主要依赖中枢的完整,中柱和后柱包裹了脊髓和马尾神经,该区的损伤可以累及神经系统,特别是中柱的损伤。
常见损伤;约占全身骨折的5-6%;多数由间接暴力引起;屈曲型损伤最常见;以胸腰段压缩性脊柱骨折为多见
病因:多数由间接暴力引起,如临床常见的高空落下,头、肩、足、臀部触地此外,旋转暴力,可使脊柱发生旋转或倾斜,以致形成各种各样的脊柱骨折和脱位。少数是车祸等直接暴力致伤。
损伤分类
1、根据受伤暴力作用的机制分类:
(1)屈曲型损伤
(2)伸直型损伤
(3)屈曲旋转型损伤
(4)垂直压缩型损伤
(5)侧屈型损伤
(6)水平剪力型损伤
(7)撕脱型损伤。
2、根据脊柱骨折的稳定性分类
(1)稳定型骨折:单纯椎体压缩骨折,且压缩高度小于椎体的1/2。单纯的横突/棘突骨折。L3以上的椎板骨折。
(2)不稳定骨折:单纯椎体压缩骨折,且压缩高度大于椎体的1/2。椎体压缩骨折伴有棘上、棘间韧带撕裂。骨折-脱位。C1前脱位/半脱位。关节突跳跃。L4、5的椎板、关节突、椎弓根骨折。
3、根据有无脊髓神经损伤分类:
(1)无神经损伤症状者 (2)有神经损伤症状者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