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药结合治疗产瘫_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临床报告
产瘫__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为近些年新生儿多发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过剩、胎儿过大,分娩时困难,导致臂丛神经拉伤而上肢瘫,10年来接治40余例,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42例中男性26例,女性16例,其病程出生20天以内者18例,21---30天14例,1月至2月的6例,两个月以上者4例(其中11个月者1例),
临床症状:42例均为一侧上肢软瘫、无伸屈功能、手腕下垂、手内钩或外旋,温度较健侧差,肌电图检查42例中仅15例检测,其中13例为重度损伤,2例为中度损伤。
治疗方法:电针加药物穴位注射,
(1) 治疗原则:疏经活络、调节营养神经,
(2) 取穴:分两组交替使用
A:肩前(腋前横纹透极泉)、肩顒、肩井、曲池、外关、合谷。
B: 肩贞(向极泉方向透刺、肩髎、天井、手三里、养老、八邪等。
(3) 刺激方法:每一组穴选一对用电脉冲刺激,连续波、低频率、小强度、余穴均用平补平泻,每次20-30分钟,每10次为一疗程。其药物为神经营养剂、如弥可保等;每次选2穴做药物穴位注射,三个月为一大疗程,总结治疗效果。
治疗效果:
(1) 疗效标准(自拟)
基本治疗:经治疗上肢功能基本恢复、活动自如、不影响生活、学习。
显著有效:经治疗上肢活动较灵活、内收、外旋、抬高均不受限,但手腕有下垂,持物乏力等。
有效:经治疗上肢活动功能有所改善,但动作不协调。
无效:治疗后未见改善者。
(2) 效果:42例中基本痊愈者25例占58%,显效12例占28.6%,有效4例占10%,无效1例占0.2%。
体会:
(1) 产瘫----婴儿臂丛神经损伤,多因胎儿体大或胎位不正或分娩时助产不当所致拉伤,其经脉不通,气血运行不畅,针灸以疏通经脉、调和气血,促进神经机能恢复,配合营养调经药物穴位注射,直接作用于经脉穴位,使其更好的发挥药物有效作用。
(2) 早期治疗为佳,本文介绍的42例中效果较满意的多为未满月的婴儿,婴儿生长发育较快,借助于针灸、药物促使其更快的发育,使受损的神经得到较好的恢复。
(3) 坚持治疗是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之一,坚持治疗持之以恒,这种效果称之谓“积累效应”。
作者:王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