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国华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鼻炎

鼻炎“鼻渊”

发表者:伍国华 人已读

鼻炎(Rhinitis)指的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组织的炎症。表现为充血或者水肿,患者经常会出现鼻塞,流清水涕,鼻痒,喉部不适,咳嗽等症状。鼻腔分泌的稀薄液体样物质称为鼻涕或者鼻腔分泌物,其作用是帮助清除灰尘,细菌以保持肺部的健康。通常情况下,混合细菌和灰尘的鼻涕后吸至咽喉并最终进入胃内,因其分泌量很少,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当鼻内出现炎症时,鼻腔内可以分泌大量的鼻涕,并可以因感染而变成黄色,流经咽喉时可以引起咳嗽,鼻涕量十分多时还可以经前鼻孔流出。中医认为鼻炎多因脏腑功能失调,再加上外感风寒,邪气侵袭鼻窍而致。此病往往缠绵难愈,一则是正虚而邪恋,二则是外邪久客,化火灼津而痰浊阻塞鼻窍。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临床表现

鼻塞鼻塞特点为间歇性。在白天、天热、劳动或运动时鼻塞减轻,而夜间,静坐或寒冷时鼻塞加重。鼻塞的另一特点为交替性。如侧卧时,居下侧之鼻腔阻塞,上侧鼻腔通气良好。由于鼻塞,间或嗅觉减退,头痛、头昏,说话呈闭塞性鼻音等症状。

鼻炎的表现多种多样。从鼻腔粘膜的病理学改变来说,有慢性单纯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干酪性鼻炎、萎缩性鼻炎等;从发病的急缓及病程的长短来说,可分为急性鼻炎和慢性鼻炎。此外,有一些鼻炎,虽发病缓慢,病程持续较长,但有特定的致病原因,因而便有特定的名称,如变态反应性鼻炎(亦即过敏性鼻炎)、药物性鼻炎等:

1、急性鼻炎:

急性感染所致,俗称“伤风”或“感冒”,可有全身症状;以秋冬或冬春季之交多见。病情一般经过7~14天便逐渐好转。抵抗力强者可不治自愈。

常见的鼻腔粘膜急性炎症,为病毒感染,并常继发细菌感染。主要症状为鼻堵塞和分泌物增多,早期为清水样涕,后变为粘液脓性鼻涕,病人可有低热和全身不适。检查见鼻粘膜充血肿胀,有分泌物。本症应以预防为主,患病后服清热解毒药物,鼻内滴1%麻黄素液,必要时服用磺胺药或抗生素。

2、慢性鼻炎:

是常见的多发病,由急性鼻炎发展而来。与合并细菌继发感染、治疗不彻底和反复发作有关。

为鼻腔粘膜和粘膜下层的慢性炎症。很常见,轻者称为单纯性慢性鼻炎,重者称为肥厚性鼻炎。主要症状为鼻堵塞,轻者为间歇性或交替性,重者为持续性,鼻分泌物增多。检查见鼻粘膜充血肿胀,鼻道有少量粘液性分泌物,严重的肥厚性鼻炎由于组织增生,粘膜表面凹凸不平,下鼻甲呈桑葚状变化,中鼻甲粘膜呈息肉样变。鼻内滴入血管收缩剂,如1%麻黄素等能改善鼻腔的通气和引流,使炎症消退。较重者可在下鼻甲粘膜下注射硬化剂,也可作电灼或冷冻疗法以改善通气,严重者需将增生部分的鼻甲作手术切除。中药及针刺治疗对轻症患者有一定效果。

3、过敏性鼻炎:

是鼻腔粘膜对吸入空气中的某些成分高度敏感所致。它的症状与感冒很相似,但一日内可多次发作;不发作时,则完全正常。过敏性鼻炎的发作有时与季节密切相关。

4、慢性肥厚性鼻炎:

由慢性单纯性鼻炎而来,是长期慢性炎症、淤血而使鼻粘膜、鼻甲出现增生所致。此时粘膜增厚、组织弹性下降、鼻腔通气能力差,从而危害鼻的生理功能。

5、干燥性鼻炎:

干燥性鼻炎的发生与气候和职业因素等有密切的关系。系鼻粘膜长期受刺激而发生粘液腺体萎缩、分泌减少引起,粘膜因而干燥甚至有浅表糜烂。

6、萎缩性鼻炎:

主要是鼻粘膜、骨膜和鼻甲骨萎缩;由于鼻组织萎缩,虽然鼻腔比较宽大,但鼻粘膜却丧失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且因鼻内干痴形成,患者仍感通气不畅。当有细菌感染时,其毒素及排泄物等产生恶臭气味。

分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者病因不明,有鼻甲粘膜及骨质萎缩。患者有鼻塞,鼻内有臭味,并有脓痂。检查见鼻粘膜干燥萎缩,下鼻甲缩小致鼻腔宽大,由于有细菌感染,鼻内有大量灰绿色污秽痂皮,有臭味,故又称臭鼻症。严重者可继发萎缩性咽炎和喉炎。治疗此症尚无特效疗法,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以除去痂皮,滴入液体石蜡、复方薄荷油、复方鱼肝油合剂等可减轻症状,儿童患者口服或肌肉注射维生素A。曾采用缩小鼻腔等手术疗法治疗此症,其效果有限。继发性者包括手术时将鼻甲切除过多、鼻、鼻窦及鼻咽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长期接触有刺激性的粉尘或化学气体等。

7、干酪性鼻炎:

是一种罕见的鼻病。临床特征为鼻内干酪样物积聚,有恶臭,日久侵蚀软组织和骨质,发生鼻内、外畸形。在干酪样物质中发现有脱落上皮、坏死组织、化脓细胞、胆固醇结晶及霉菌样微生物。

8、药物性鼻炎:

药物性鼻炎是不恰当的鼻腔用药长期持续作用的结果,也可理解为是一种慢性鼻炎。其致病原因就是不恰当的鼻腔用药,包括使用作用强烈的鼻粘膜血管收缩滴鼻剂、药液浓度过高、非等渗药液、用药过量或长期用药等。这些均会损害鼻粘膜纤毛的结构,从而影响鼻粘膜的生理功能,产生临床病症。

9、变态反应性鼻炎:俗称过敏性鼻炎,其主要症状是突然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且反复发作。一年四季均犯病者叫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仅在固定的季节中发作者叫季节性变态反应性鼻炎。前者主要由屋内灰尘、螨虫、霉菌及棉絮等引起,后者主要由花粉引起。该病属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特点是症状发生快而突然,所以又称为速发型。当过敏者与过敏物质接触后,体内会产生免疫球蛋白E(IgE)。IgE形成后就吸附在嗜碱性细胞表面,使机体致敏。当再次接触同一过敏物质后,该物质和IgE结合,激活了嗜碱性细胞内的酶,释放出组胺、慢反应物质等介质,作用于某些组织,而引起一系列症状。当变态反应性鼻炎发作时,可见鼻粘膜苍白、水肿,鼻内大量清鼻涕存留。花粉症与某些花粉的飘散期有关,在中国北方地区,多于7~9月发作,以蒿属植物为主。除鼻部症状外,可有眼、耳、咽及皮肤瘙痒或哮喘等。常年性者需行实验室检查,以便和它种慢性鼻炎相鉴别。这种患者常被误认为是患伤风感冒、急性鼻炎

变态反应性鼻炎可行脱敏治疗及抗过敏药物治疗,如扑尔敏、酮替芬、息斯敏、仙特敏及鼻可灵等;鼻内滴用血管收缩药物以改善鼻塞及流涕;必要时亦可考虑手术治疗。鼻渊以鼻流浊涕,量多不止,伴有头痛、鼻塞、嗅觉减退为临床特点的中医病证。相当于西医的鼻窦炎。

10、季节性鼻炎

又称为“花粉症”,其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春秋两季是高发季节。鼻子对这种冷热交替过快的气候变化适应能力较差,在还没有适应冷空气的情况下,就容易诱发季节性鼻炎。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并不是注意保暖就可以预防的,还需加强鼻子对冷空气的适应能力。秋冬季节,洗脸时多用冷水冲洗鼻子,能加强鼻子对冷空气的适应能力,相反,经常用温水或热水洗脸的人,更容易在天气突然变冷的气节诱发季节性鼻炎

中医临床分类

临床常依症状分为肺脾气虚型和气滞血滞型。肺脾气虚型主证:鼻塞时轻时重,鼻涕清稀,遇寒加重,嗅觉减退,头痛,头晕。检查见鼻内肿胀色淡。肺气虚者兼见咳嗽痰稀,面色(白光)白,舌淡苔白,脉缓或沉细。脾气虚者兼见食欲不佳,体倦乏力,舌质淡,苔白或厚,脉濡缓。取穴:合谷,迎香,印堂。头痛加风池,太阳;肺气虚加肺俞,太渊;脾气虚加脾俞,足三里。方法:用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法,留针20分钟,每日或1次,5次一疗程。

气滞血淤型主证:鼻塞时间长,鼻涕多,粘黄或粘白,嗅觉迟钝,检查见鼻内肿胀,呈桑椹样。伴咳嗽痰多,声音重浊,舌资暗红有淤斑,脉弦细或涩数。取穴:合谷,迎香,印堂,肺俞,脾俞,风池。方法:合谷,风池施捻转泻法,肺俞,脾俞捻转补法,迎香,印堂刺络放血法。隔日1次,10次一疗程。

验方

方法1

配方:菊花10克,栀子花10克,薄荷3克,葱白3克,蜂蜜适量.制法:将上述药物用沸水冲泡,取汁加蜂蜜调匀.用法:代茶频饮,每日1剂,连用3-5日.适应:急性鼻炎.

方法2

配方:葱须20克,薄荷6克蔓荆子15克.制法:上述药物加水煎,取汁即可.用法:代茶饮用,每日1剂.适应:急,慢性鼻炎.

方法3

配方:生姜9克,大枣9克,红糖70克.制法:上述药物加水煎,取汁即可.用法:代茶饮用,每日1剂,连用3-5日.适应:急性鼻炎.

方法4

配方:炮姜10克,炙甘草20克.制法:上述药物加水煎,取汁即可.用法:早晚分服,每日1剂.适应:急性鼻炎.

方法5

配方:葱适量.制法:将葱捣烂取汁.用法:每晚用药棉蘸葱汁,轮流塞鼻炎内.适应:鼻炎.

方剂6

丝瓜根、瘦猪肉各适量

制用法:取晒干的丝瓜根研成粉,与瘦猪肉拌和,做在肉丸煮熟。连服半个月见效。

适应症:慢性鼻炎

方剂7

桑叶、元参各12克,菊花、桔梗、辛夷各10克,黄芩、杏仁各6克,生石膏2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慢性鼻炎

方剂8

辛夷、苍耳子各9克

制用法:水煎成汁,加入葱汁少许。滴鼻,每日3-5次。

适应症:慢性鼻炎

方剂9

穿心莲、虎杖各20克,鹅不食草60克,麻黄6克,金盆15克,冰片3克

制用法:研细末,凡士林调成药膏,如黄豆大。每日2次,每次1个,涂入鼻腔内。

适应症:鼻炎

方剂10

桑叶、菊花、当归、川芎、辛夷、苍耳子、黄芩各15克,稆豆衣50克,银花2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鼻渊

方剂11

葱须20克,蔓荆子15克,薄荷6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鼻渊

方剂12

鱼腥草30克,麻黄3克,杏仁12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鼻渊

方剂13

苍耳子、藁本、薄荷各10克,白芷、麦冬各20克,葛根、黄芩各1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鼻渊

方剂14

薄荷(后下)、石菖蒲各6克,桔梗、牛蒡子、辛夷各9克,荷叶、连翘各12克,细辛3克,元参1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慢性鼻炎风火症

方剂15

连翘、南沙参各12克,桔梗、荆芥、诃子肉各6克,麻黄、细辛各3克,辛夷9克,银花1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慢性鼻炎风寒症

偏方

1、苍耳子30-40个,轻轻捶破,放入小铝锅内,加入麻油50克,文火煎炸苍耳子,待苍耳子炸枯时,滤取药油装入清洁瓶内备用。用时以消毒小棉球沾药油少许涂于鼻腔内,每日2-3次,两周为一疗程。

注:药油涂入鼻腔时,应尽量涂进鼻腔深部。使用本法应持之以恒,尽量不要间断,治愈为止。

2、上等龙井茶30克,川黄柏6克,共研细末,以少许药粉嗅入鼻内,每日多次。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排脓之功效。主治鼻窦炎、鼻塞伴脓性分泌物自觉鼻臭等症。

3、孩儿茶适量,研为细末,吹鼻,每日3次。具有清热化痰、消肿排脓之功效。主治鼻窦炎流脓者。

4、苦葫芦子30克,将上药捣碎并置于净瓶中,以150毫升好酒浸之,1周后开封,去渣备用。用时取少许滴入鼻中,每日4次。可通窍。主治鼻塞、眼目昏痛等。

5、老干丝瓜末方:老干丝瓜2条,烧灰研末保存。每次服15克,每日早晨用开水送服。可化淤、解毒。主治鼻窦炎、副鼻窦炎流臭鼻涕者。

6、蜂巢1片,经常嚼食之,10分钟左右吐渣,一日3次。主治过敏性鼻炎、鼻窦炎。

7、辛夷花15克,鸡蛋2枚。辛夷花、鸡蛋加水适量同煮,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即可,饮汤吃蛋。可解毒、消炎。主治慢性鼻窦炎、各种鼻炎

8、芝麻油适量,每侧鼻腔滴2滴,每日2次。具有润燥、清热、消肿之功效。主治萎缩性鼻炎鼻炎秋季发作干燥难受者。

9、鲜大蓟根60克,鸡蛋3枚。加水同煮至蛋熟即可。每日1次,连服1周。具有润肺解毒,育阴止血之功效。主治由肺经伏火引起的鼻窦炎、鼻出血等。

10、米醋适量,鸡蛋1枚。将鸡蛋打碎,去黄留蛋清在蛋壳内,注入醋,放在一个预先备好的铁丝架上。置火上煮至微沸,取下放凉,再置火上煮微沸,如此3次,乘热服之。可散淤消肿、润燥生津。主治由肺经郁热所引起的咽痛、鼻疮、干呕、头痛

11、取未成熟的小白萝卜,除去表皮,刮取最辛辣的一层萝卜皮,用手挤成萝卜水,滴入鼻中,一次看量,知道鼻子感觉麻痹则停,注意尽量别让萝卜水流入喉咙,最好是趟在床上,脖子用枕头垫起,这样萝卜水只会进入鼻腔不会进入喉咙。如此约2~4次(每晚一次)就能根治。

中药方剂

方剂1

白芷30克,薄荷、辛夷各15克,炒苍耳子7.5克

制用法:共为细末。每次服6克,饭前用葱汤或凉开水送服。

适应症:慢性鼻炎

方剂2

鲜枸杞根90-120克,甘草9-12克

制用法:水煎。代茶饮,连用1个月。

适应症:慢性鼻炎

方剂3

龙骨粉、白芷粉各20克,辛夷花粉30克,冰片3-5克,扑尔敏80毫克

制用法:共研为细末,装瓶备用。用时先用硼酸粉洗净鼻腔,再用消毒棉球蘸此粉末涂鼻腔患部,每日2-3次,愈后停药

适应症:慢性鼻炎

方剂4

荆芥、百合、黄芪、鸡血藤、苍耳子各10克,辛夷6克,细辛3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慢性鼻炎

方剂5

苏叶、葱白、生姜各1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慢性鼻炎

方剂6

丝瓜根、瘦猪肉各适量

制用法:取晒干的丝瓜根研成粉,与瘦猪肉拌和,做在肉丸煮熟。连服半个月见效。

适应症:慢性鼻炎

方剂7

桑叶、元参各12克,菊花、桔梗、辛夷各10克,黄芩、杏仁各6克,生石膏2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慢性鼻炎

方剂8

辛夷、苍耳子各9克

制用法:水煎成汁,加入葱汁少许。滴鼻,每日3-5次。

适应症:慢性鼻炎

方剂9

穿心莲、虎杖各20克,鹅不食草60克,麻黄6克,金盆15克,冰片3克

制用法:研细末,凡士林调成药膏,如黄豆大。每日2次,每次1个,涂入鼻腔内。

适应症:鼻炎

方剂10

桑叶、菊花、当归、川芎、辛夷、苍耳子、黄芩各15克,稆豆衣50克,银花2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鼻炎

方剂11

葱须20克,蔓荆子15克,薄荷6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鼻炎

方剂12

鱼腥草30克,麻黄3克,杏仁12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鼻炎

方剂13

苍耳子、藁本、薄荷各10克,白芷、麦冬各20克,葛根、黄芩各1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鼻炎

方剂14

薄荷(后下)、石菖蒲各6克,桔梗、牛蒡子、辛夷各9克,荷叶、连翘各12克,细辛3克,元参1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慢性鼻炎风火症

方剂15

连翘、南沙参各12克,桔梗、荆芥、诃子肉各6克,麻黄、细辛各3克,辛夷9克,银花(又叫金银花藤)1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慢性鼻炎风寒症

穴位治疗

中国的医学,自古以来便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来解释穴道疗法的效果。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有记载“气血不顺百病出”的句子。所谓的气血,就是支配内脏的一种能量,而这种能量若流动混乱,就会引起各种疾病。

“内病外治”之精华,古方今制。穴位保健治疗法又是我国中医治疗的根本,他对于疾病的保健治疗可发挥莫大的助力。比如治疗鼻炎的李氏灵坤膏便是针对人体相关穴位,采用纯天然中草药精华,利用经皮给药,大大减少了西药直接作用内脏给人体带来的副作用和依赖性。从而达到改善微循环,增加肌体细胞活力,有效缓解患部疼痛的作用。

穴道就是位于能量流动的通路上。这种通路称为“径路”,穴道的正常称法应是“经穴”。内脏若有异常,就会反应在位于那有异常的内脏径路上,更进一步地会反应在能量不顺的经穴上。因此,通过给予穴道刺激,使能量的流动顺畅,而达到治病保健的功效,这就是穴道保健治疗的目的了。

穴道保健治疗法对疾病的治疗,的确有极高的效果,而且,最近也逐渐借科学的方法剖析其效果。

其结论,简单的说,就是:穴道疗法之效能是借刺激穴道而调整自律神经达到健体强身为目的的运动。中医认为体内循环系统发生紊乱,就会生病,而这所谓能量紊乱的状态,换句话说,就是自律神经平衡失调的状态。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7-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