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菊荣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精神病人怎样面对歧视

发表者:肖菊荣 人已读

自古以来,精神病人一直是被人歧视的弱势群体,现在社会对精神病人的态度虽有所改变,但对精神病人的岐视和偏见仍普遍存在。针对这种现状,精神病人该如何面对呢?

首先要自信,不能因为得了精神病,就自暴自弃,不再进取;要用乐观的人生态度,积极的人生状态向世人证明自身的价值,勇敢的走向社会。很多病人虽然经过治疗已痊愈,但因担心别人看不起,而不愿意去上班,不主动与别人交往,总是呆在家里,将自己封闭起来;也有部分病人不敢光明正大的去精神科看病,怕被熟人碰到,或怕别人用异样的目光看自己,所以不能坚持治疗,导致病情反复发作。其实很多病人经过治疗后效果很好,能正常的工作生活;走向社会,用行动证明自身价值,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主动关心、帮助别人,也是给社会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

其次,要锻炼病人、提高病人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人的一生中会经历各式各样的不顺和坎坷,不能因为得过精神病,属于弱势群体,就总期待着家人、朋友、同事的关心呵护,象温室的花朵一样,经不起风吹雨打,稍遇挫折就病情复发;病人自身更应该努力,要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有意识的改变和锻练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力,正视生活中的各种负性事件,用积极的态度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再次,不能借病发挥,不能利用精神病人的“特殊”身份要挟周围的人,或达到某些目的。我曾听一位病人声称:“精神病人有病,打了人是白打,杀人不用坐牢,不用承担法律责任……”其实这种做法无异于自毁形象,徒增了人们对精神病人的恐惧心理,让人退避三舍,也加重了歧视。以前因医疗条件的限制很多病人得不到及时治疗,只能任由病情发展、加重,甚至做出伤害他人、危害社会的各种事情,在人们头脑中烙下了不良的印记;现在医学发展进步很快,各种新型药物不断问世,很多病人经过治疗后效果很好,能正常的工作生活。可对精神病人的歧视由来已久,这种现象在短期内很难彻底改变。除了社会要加强精神卫生宣教,增进对精神病人的理解,同时也需要我们自身的努力,改变既往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不良形象,扭转人们的歧视的态度。

另外,面对歧视,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即使没有精神病,由于各种原因(如肢体缺陷、智力障碍、种族等)也有很多人受到歧视。即使做得再好,也不可能得到每一个人的认同。有的时侯我们的期望值不要太高,我们不能改变社会,但能改变自己适应社会。但丁说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只要我们力所能及地为社会服务,过好自己的生活,活出价值,无愧于心,即使少数人不能理解又有何妨?

现在社会对精神卫生越来越重视,投身、热心于精神卫生事业的各界人士也越来越多,精神卫生知识也在逐渐普及,相信不久的将来,精神病也会和其他内、外科疾病一样,只是作为一种常见的普通疾病,人们能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对精神病人的歧视也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减轻。

本文是肖菊荣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0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