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映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联合丽格第一医疗美容医院
美容外科
吡非尼酮治疗疤痕疙瘩的应用前景
疤痕疙瘩的治疗方法在不断更新发展,同时,关于疤痕疙瘩治疗药物的研究也在不断开展,前不久,就有学者发表了一篇关于吡非尼酮抑制疤痕疙瘩的相关文献。
疤痕疙瘩是一种难以治疗的良性增生性皮肤病变,令患者困扰不堪。就其机理研究而言,最近的文献显示,疤痕疙瘩的表皮向真皮的转化是其重要发病机理之一。以往通过研究抗纤维化药物吡非尼酮对疤痕疙瘩角质形成细胞的影响,发现吡非尼酮对疤痕疙瘩有着一定的抑制作用。
实验将正常皮肤组织和疤痕组织中分离出的角质形成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研究了吡非尼酮对细胞毒性、细胞迁移、细胞增殖以及与EMT相关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实验发现:吡非尼酮可显著降低正常和疤痕疙瘩角质形成细胞的波形蛋白和纤连蛋白水平,阻碍基底细胞的迁移。
当吡非尼酮的浓度从200-1000ug/ml时,细胞基底细胞增殖率均出现显著的剂量依赖性下降,当吡非尼酮在浓度高达1000ug/ml时,实验并未发现任何细胞毒性作用。
本研究提示:吡非尼酮可能抑制疤痕疙瘩进展和复发。
文献表明,吡非尼酮可能具有治疗疤痕疙瘩的前景,但值得重点注意的是,相同细胞在体内外对同种药物的反应通常存在差异,最重要的应该是吡非尼酮对体内细胞的作用,实验结果尚需要临床应用的数据来支撑。
本文是苏映军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