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灵敏_好大夫在线
2届年度好大夫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心灵之约

一个儿科主任医师的沟通心经

发表者:徐灵敏 人已读

【作者是一位资深儿科医生,在二十多年的工作生涯中,收到无数患儿及其家属的感谢,一直是医患纠纷的绝缘体。她是如何做到的,她有什么经验?】

前阵子发生了一件患儿家属投诉事件,家属在投诉时特别说明“我们对徐医生没意见,她人很好!”此事传出,我既尴尬又感动,同事也说要向我学习医患沟通技巧,我索性结合儿科医生门诊最常见的发热问题来谈谈吧。

先分享两个我二十年前工作中遇到的小儿发热病例。

6岁男孩脓毒败血症、化脓性心包炎,心包穿刺减压中猝死】

6岁男孩发热1月余入院,诊断败血症、肝脓肿,突然呼吸困难、心音低顿,急请外科主任会诊,考虑并发化脓性心包炎、心包填塞,主任亲自动手急行心包穿刺减压,针管中见到了脓液,孩子突然心跳停了,孩子离去时的面色、眼神变化,以及抓着孩子的手跪在床边已哭不出声音的母亲抽动的大辫子、求助的眼神我永远忘不了,如果是现在在有心胸外科的医院,直接进手术室开胸、切开心包,再加上有了更好的抗生素,孩子存活的几率就大多了,如果活着,孩子现在也20多岁了;当时的条件只能是就地抢救,而且也实事求是告诉家人心包穿刺减压也会因心脏摆动诱发心跳骤停,但不穿孩子眼看就不行了,所以,当时医患双方都在互相安慰中处理了孩子的后事。

【家长历尽辛苦带着发热的孩子赶到医院,却被护士拒诊】

20年前医院急诊时间接诊患儿是有明确条件限制的,单纯发热的孩子,急诊室门口有严厉的护士把关测体温,腋下温度大于38℃才允许挂号就诊,许多半夜三更带着孩子急匆匆赶到医院的家长,就这样被护士拦在门外连医生面也不让见,不甘心,铁面无私的护士也就一句话“不够急诊条件”,多数家长也就这样回去了,其实这样家长也张知识了,知道了这个样子不用急。有些家长没经验、担心孩子,就着急地请护士给挂号,孩子看到家长着急害怕也被吓得哇哇大哭,夜班医生有空闲时偶尔会走到分诊台,看看孩子没啥事,就帮着护士劝家长回去、并告诉简单的处理原则、注意事项,家长见到我们医生,又看孩子被医生安抚好有时还被逗笑了,就感谢不尽,说没挂号也看病了,高高兴兴带着孩子回去了,哦,那时一个急诊号只需5毛钱!

这两个回忆一个惨烈,一个温馨。这两个病例也说明,孩子的发热,有些是严重问题,有些是不需过多干预的简单问题,所以,诊断和鉴别诊断很重要。这两个故事也反应出,医患关系如果简单到只是诊疗疾病,人心也就坦然透亮了,很多事情也就好解决了;技术再进步也不会解决人类生老病死的所有问题,但如果家长和儿科医生都坚信双方都是全身心为了孩子,就不会发生陪伴孩子渡过人生难关的两方亲人互相残杀的闹剧。在儿科的诊疗过程中,孩子是中心,家长是关键,只要孩子平安,大家都开心,因为医护和家长都是为了孩子。

那么,面对发热儿童患者和家长,我们儿科医生该如何做?我想先从本职工作说起。

医患沟通和诊疗工作其实是同步进行的,通过医患沟通,儿科医生要了解孩子发热的发生过程,包括发热时间、程度、诱因、伴随症状、诊疗经过、对孩子吃喝拉撒睡的影响以及孩子是否存在特殊的基础疾病和既往病史;通过医患沟通,儿科医生还要取得家长的配合,获取必要的体格检查、化验及仪器检查资料,再运用已掌握的免疫学、病理生理学等基础知识,结合个人的临床经验,做出合理的诊断,为孩子选择最适宜诊疗方案。

其次,我认为儿科医生还应该多了解些发热相关的免疫学和病理生理学知识,并为患儿家长普及免疫学等医学基础知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自己在患儿家属心中的被信任度。儿科医生要通过各种沟通渠道,让家长明白,常见的感冒发热多为病毒感染,主要依靠孩子的自身抵抗力来清除病毒,告诉家长“发热是孩子免疫战斗力的表现,有点象战争中产生的被局外人看到的硝烟战火。”让家长明确我们更应该关注引起孩子发热的原因,并合力祛除病因。在孩子生病期间,父母应该“多给孩子点信心”,鼓励孩子勇敢地去战斗。

专业之外,我想谈谈医生的人文情怀。我个人很喜欢妇产科专家郎景和院士的说法,医生要知天理、通人性、懂国法才可,知天理即知道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通人性即理解并体恤关心病患,懂国法即精通诊疗规范和技术。喜欢他,也是源于医学生时期对林巧稚先生的崇拜,那时我们好几个同学都热血沸腾的读完了《林巧稚》,也都暗下决心如果妇儿健康和医学事业需要,我们也可以象林院士那样放弃家庭全身心奉献。

回首25年的儿科医生生涯,也许在病房、诊室与孩子及其家长面对面交流的时刻永远是我生命的最佳状态,很感谢这些可爱的孩子及爱他们的家长给了我临床经验、职业信心和学术思想,孩子们战胜疾病的坚强成长使我相信一切磨难都会过去。25年来,不是每个孩子的诊疗过程都很顺利,但我和每个孩子的家长都一样全身心为了孩子。为了提高诊疗水平,我也不断地让自己沉寂下来,静心阅读研究总结那些影响孩子们健康成长的过往;孩子们天真无邪、渴求健康成长的目光,温暖坚强着我坚守儿科科学精神的内心!25年来,很多我救治过的孩子及其家属对我的感谢祝福,也使我的人生更有价值。

最后,想与同行们说一句:无论您有无意识到,儿科医生都不得不和家长一起,担负着“保障儿童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人类发展使命,一肩担着孩子的现在和未来,另一肩担着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此文发表于医学界杂志,编辑朋友加的编者按】

【总结临床经验撰写科普文章是为了促进儿童健康,得不到利益收入的,出版科普图书《儿科常见病解惑》http://t.cn/RFTuddE也是如此,这是7折销售的连接,17.1元,购买后读书能得到更多育儿知识,也有助于培养儿童看书学习的习惯。】

本文是徐灵敏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