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福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以治未病理论探讨中西医结合调治神经衰弱症(2)(杨光福)

发表者:杨光福 人已读

以治未病理论探讨中西医结合调治神经衰弱症(2)

(杨光福-编纂)

6鉴别诊断

6.1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早期和缓解期可出现神经衰弱症症状,但患者对其疾病抱无所谓态度无迫切求治要求,并有相应的精神病性症状可资鉴别。神经衰弱症会不会发展为精神分裂。心理学专家指出,神经衰弱症和精神分裂症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疾病。二者不仅在临床表现上有根本区别,而且其病因、治疗方法、药物应用、转归和预后等都不相同,在长期的临床研究和观察中,没有发现神经衰弱症发展或转变成精神分裂症。

6.2抑郁症神经衰弱症有时有抑郁症状,但神经衰弱症临床表现为主要以兴奋与易疲乏为特征,神经衰弱症中出现的抑郁症状不是首发症状,而是继发性症状,很少有抑郁症中兴趣减退、轻生观念、自我评价过低等,神经衰弱症所导致的抑郁不是持久的情绪低落,易于识别。但轻度抑郁症患者,常被误诊为神经衰弱症。这是因为抑郁症患者常有失眠、疲乏、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缺乏和各种躯体不适感。两类症状类似,躯体检查均无相应阳性体征,如忽视检查患者抑郁情绪往往导致误诊。因此临床上诊断神经衰弱症时必须排除抑郁症。抑郁症患者表现为情绪低落,愉快感丧失,对日常生活兴趣丧失,自责,自罪,常萌生消极自杀的意念。患者的症状可呈现晨重夜轻的节律性波动。早醒是抑郁症睡眠障碍的特点。抑郁症病程可有周期性缓解。

6.3其他神经症:神经衰弱症症状也常见于焦虑症、疑病症、抑郁性神经症等,若患者有这类疾病的典型症状按等级鉴别诊断原则应首先诊断为其他类别的神经症;

6.4慢性疲劳综合症是以疲劳为主要表现,不能以休息解决疲劳,病程持续半年以上的综合症,且未发现引起疲劳的内科或精神科疾病,常伴低热、咽喉痛、淋巴结疼痛、肌无力、肌肉痛、关节痛、头胀痛。活动后持久性疲劳神经心理症状(如易激惹、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困难抑郁等),睡眠障碍(表现为睡眠过多或失眠),体格检查发现有低热(37.6-38.6),非渗出性咽炎及颈前后部或咽峡部淋巴结肿大触痛。由于有低热、咽喉痛、淋巴结增大及触痛等客观体征因而有助于与神经衰弱症鉴别。

6.5躯体感染所致的精神障碍在急性感染疾病的末期或恢复期,患者表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全身不适,酸痛、易紧张,情绪不稳,精神萎靡,睡眠浅而多梦。这些症状随全身一般情况的好转而逐渐恢复,这是与神经衰弱症病人的不同之处。

6.6中毒性精神障碍在中毒较轻或早期患者表现脑衰弱综合征,表现顽固性头痛、头沉、头紧、疲乏无力、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心悸等。根据其中毒史可诊断。

6.7内分泌疾病患者在内分泌功能障碍时常出现情绪不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反应迟钝、睡眠障碍等症状。这些症状随原发病的好转而消失。

6.8疲劳症状群长期在紧张的脑力劳动时,如不注意适当的休息,可产生过度疲劳,出现头痛、头昏、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及失眠等,但经适当休息后,疲劳的症状群就会消失。

6.8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病时患者可出现类似神经衰弱症的症状,表现情绪易激惹、心悸、睡眠障碍、眩晕、耳鸣、易疲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差等。这些症状常有波动。

6.9颅脑外伤患者在颅脑外伤后可有头痛、头晕、软弱无力、疲乏感、焦虑不安、心悸、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耳鸣、失眠等症状。这时可诊为脑外伤后神经症。

7中医分型

7.1兴奋型

该型神经衰弱症除了发病诱因、病程及一般神经衰弱症的基本症状,如睡眠障碍、头痛、头昏、记忆力下降及植物神系统症状等基本相同,尚有兴奋症状,如烦躁、易激动、睡眠障碍等。大多表现以入睡困难为主,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以怕热、自觉皮肤发热、心慌为主,有的患者表现为吃的多,饿的快。亦有少部分病人表现有性功能亢进。

7.2忧郁型

此型神经衰弱症的特点是思想忧郁消沉,对外界不感兴趣,多忧多虑,遇到问题喜欢钻牛角尖。睡眠障碍大多表现以早醒为主,且有头昏的症状,头痛少见。植物神经系统的症状,大多表现为怕冷、皮肤发凉、出冷汗、不思饮食等,且常常伴有寡言少语、性功能低下等情况。

7.3混合型

神经衰弱症混合型是神经衰弱症兴奋和忧郁型两种类型表现之和。随着病程的延长,兴奋型不经治疗可以转为忧郁型,而忧郁型也可能转为兴奋型。两种症状兼有者称之为混合型。

8西药治疗

8.1抗焦虑药物:常用苯二氮卓类,可选用:阿普唑仑0.40.8mg,劳拉西泮(氯羟安定)12mg等,3/d,连服12周。可帮助患者改善焦虑、紧张和睡眠障碍。

8.2镇静催眠药物:睡眠障碍明显者,可选用:艾司唑仑12mg,硝西泮510mg,或氯硝西泮24mg,每晚睡前服,连服12周。为了避免产生药物依赖,这类药物不宜使用时间太长;可几种药物交替或间断使用。

8.3 β受体阻滞剂: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如紧张、心悸、震颤、多汗等症状明显者,可试用普萘洛尔(心得安)1020mg3/d,可有一定效果。

8.4三环类药物:焦虑和抑郁情绪混合存在,且有早醒者,可选用多塞平(多虑平)或阿米替林,2550mg,睡前服,1/d;以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延长睡眠时间。多选用副作用较少的第二代抗抑郁药如SSRI类药物,以低剂量为宜。

9中医调养与调治

9.1预防及自我调节

9.1.1学会自我调节加强自身修养,以适当方式宣泄自己内心的不快和抑郁,以解除心理压抑和精神紧张。家人及周围的人要努力给其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使其生活得轻松、愉快,减少感想负担,有利早期治愈。

9.1.2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身体素质、知识才能、社会适应力等要有自知之明,尽量避免做一些力所不及的事情,或避免从事不适合自己的体力和精神的活动,好高骛远,想入非非,杞人忧天,为了名利和地位而费尽心机都是不好的。

9.1.3培养豁达开朗的性格自己的脾气、性格一旦形成,一朝一夕是很难改变的。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对培养良好的性格有心有意,良好的性格自然会对你有情有义。

9.1.4提倡顾全大局遇事要从大事着想,明辨是非。如处理人际关系时,提倡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互相理解、体谅,是防止人际关系紧张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处理家庭关系、同事关系、邻里关系或上下级关系时,尤应如此。

9.1.5善于自我调节,有张有弛对于工作过于紧张。过于繁忙,或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以及生活压力很大的人,都有必要自我调节,合理安排好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关系,做到有张有弛,劳逸结合,必要时可减轻学习或工作量,待疾病缓解后,再恢复原来的学习和工作。

专家称,神经衰弱症的主要表现就是病人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心情紧张难以放松,特别容易烦恼、激动或发脾气,无法安心工作,受一点刺激都难以忍受。其早期征兆包括入睡困难,睡眠浅、多恶梦,甚至失眠;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头昏脑胀,打不起精神,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甚至浑身疲乏、体力不支等。

9.1.6适量身体锻炼太极拳、气功、按摩、健身走、慢跑、打乒乓球等都会有助于缓解神经衰弱症。医学实验表明,神经衰弱症患者每天做较长距离的散步(2~3公里)有助于调整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减轻血管活动失调的症状,如头痛等。

9.1.7修炼治未病(亚健康)功法。(见以治未病理论探讨中西医结合调治脑髓功能紊乱章节)

9.1.8跟足泡脚按摩治疗。

9.1.9放松疗法包括呼吸法和肌肉放松练习。

专家认为,神经衰弱症患者体力较好者可参加短距离的拉练或旅行参观,以转移注意力、改善情绪、锻炼体力。情绪较差、精神萎靡的患者适宜进行提高情绪的运动,如乒乓球、篮球、划船、跳绳、踢毽子等,或每天清晨到绿化地带、树林深处,或是阳台、庭院进行深呼吸,这样对调节神经大有裨益。临床上见到许多神经衰弱症患者就诊最勤,服药最认真,但症状消除不满意,患者感到很苦恼;有的甚至怪罪于医生把病诊断错了,医生也感到很棘手。其主要原因是患者对该病的本质缺乏正确认识。因为神经衰弱症的本质属心因性疾病范畴,常有许多心理、社会因素存在。如果这些病因不去除,单纯依赖药物,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即或暂时有效,也是不能持久的。加之有的患者治病心切,急于求成,一味要求药到病除,结果欲速则不达,这也是此病久治不愈的原因之一。应该说,神经衰弱症多为缓慢起病,病程一般较长,几年或数十年不等。本病的症状可时轻时重,而病情的波动常与情绪变化有关。如果患者情绪较好,则病情明显减轻;反之,则病情加重。因此对本病的治疗首先应该寻找病因,进行心理治疗,消除发病的精神因素,其次才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综合措施,配合合理的生活方式、作息制度和体育锻炼,神经衰弱症的治疗效果会是很好的。病程短者,在多数病例可在半年至2年内缓解;病程超过2年的,则治好所需的时间相对较长一些。

9.2家庭调治

9.2.1学会放松自己,放松身心当感到疲乏和心烦时,暂时放下工作,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例如,当电话铃响,先做个深呼吸,再接听。向窗外眺望,让眼睛及身体其它部位松弛,可以暂时排解工作上面临时压力,甚至可以起身走动,暂时避开低潮的工作气氛。

9.2.2脚部按摩躺在床上时应尽量放松自己。可以听听抒情音乐放松自己,并想像自己随

19px

切换到更多功能

着音乐漂浮。成功地入睡的关键在于减少你的注意力,避免过分压迫自己。深呼吸、伸展肌肉(体操)、瑜伽术可能有帮助。引导式呼吸法和渐进式松弛法对失眠很有帮助。另外可用运动按摩轮,睡觉前可用于脚部按摩,针对足底和足侧产生按摩效果,缓解神经衰弱症和失眠疲劳。

9.2.3按摩肌肉大部分人在处于压力时,会发生某部位肌肉紧绷的现象。缓解肌肉紧绷的方法是——找出受害的肌肉——通常是颈背肌肉及上半部背肌,然后用手掌按摩。

9.2.4对症治疗只有消除发生疾病的原因及性格缺陷,才能避免复发,根治疾病。要劳逸结合,生活要有规律、有节制。避免和减轻精神压力,有意识地锻炼心理承受能力。


本文是杨光福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