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慧兰
主任医师
广州陆总医院
皮肤科
太田痣
定义:太田痣,是波及巩膜及受三叉神经支配的面部皮肤单侧的蓝褐色斑片损害。日本太田正雄首先报道,本病女性多见,一般出生即有,但亦可在儿童或青年期出现。
临床表现:本病最常见的受累部位眼眶周围、额、颞、颧和鼻翼,即相当于三叉神经第1、2支分布的区域,单侧分布,偶为双侧性(约10%左右),约2/3的患者同侧巩膜出现蓝染,结膜、角膜、唇、口腔和鼻咽部黏膜亦可受累。表现为皮肤上的灰蓝色、黑蓝色、褐青色的无浸润的斑片,形态不规则。
治疗: 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波长755mm)、Q-开关Nd:YAG激光(波长1064mm)治疗。治疗间隔时间为3—6个月,一般经5-8次治疗可达到99%完全治愈。
激光治疗注意事项:
1、 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皮肤会出现轻度发红、泛白、烧灼感、疼痛、点状出血点、水肿等。
2、 治疗后应按医嘱用药,注意保持局部清洁,预防感染,
3、 治疗后痂皮脱落前治疗区不接触水(3-5天),治疗部位皮肤偶有瘙痒,勿瘙抓,忌辛辣刺激食物,避免食用光敏性食物及药物。
4、 治疗后尽量防晒,皮肤反应的急性期过后(脱痂),仍应防晒并适当使用防晒剂。
本文是杨慧兰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