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匡华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苯中毒

发表者:严匡华 人已读

慢性苯中毒

慢性苯中毒是长期吸入一定浓度的苯引起的慢性中毒,有头晕、头痛、无力、失眠、多梦等神经衰弱症状,或齿龈、皮肤出血,女性月经失调或过多。血液变化是主要表现,开始先有白细胞减少,以后出现血小板减少和贫血,重者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

症状

苯的慢性作用主要是引起骨髓造血障碍,长期吸入一定浓度的苯可引起慢性中毒,有头晕、头痛、无力、失眠、多梦等神经衰弱症状,或齿龈、皮肤出血,女性月经失调或过多。血液变化是主要表现,开始先有白细胞减少,以后出现血小板减少和贫血,重者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
目前皮革制作多半把线缝针制改用粘结,粘胶由苯(或甲苯)加氯丁橡胶或天然橡胶配制而成,含苯量可达80~90%,操作工人常常多人集中在一室涂胶。苯大量挥发,如果车间通风不良(尤其冬季门窗紧闭),空气中苯浓度很高,长期吸入很容易发生慢性苯中毒。因此,制鞋工人要当心慢性苯中毒。
诊断
尿酚是苯在尿中的代谢产物。苯在肝脏内氧化为酚和其它代谢产物。尿酚的排出量可反映接触苯的程度,但在停止接触后24~28小时即恢复正常,故应在下班时收集尿液进行测定。

防治

防治措施和疗休养方法:脱离接触,减轻症状,防止感染,积极治疗,恢复造血功能,加强营养与锻炼,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本病特点为白细胞减少,身体对感染缺乏抵抗力,要特别注意养成卫生习惯,勤于洗澡,饭前便后洗手,饭后漱口,少去公共场所,减少感染机会。物理疗法。可选用低频脉冲电疗法、间动电疗法、离子导入疗法。中西药物的适当应用。1、维生素C、B4等。2、对症治疗。3、中医清热解毒、补益气血、滋肾健脾、养阴安神药物。疗休养方法与铅中毒基本相同。
维生素可治慢性苯中毒

如今,低碳和环保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一说到家居“杀手”,很多人会自然想到甲醛,殊不知,苯、铅、汞、辐射、电子雾、强光甚至某些植物等,隐藏在家居环境的各个角落,无不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本期开始,“追捕家居杀手”专题系列将逐一把这些“杀手”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并各个击破。

苯,其实是我们家居的头号杀手,直接影响人体造血功能,其危害比甲醛大好几倍。广泛存在于使用胶水和溶剂的油漆、家具、地板等内部,且因其气味芬芳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而更具危害性,所以我们把它作为本系列的头号“杀手”首先加以披露,以防被其暗箭所伤。

团伙成员

苯、甲苯、二甲苯

肖像素描

“笑面杀手”气味芬芳

记者查阅维基百科了解到,苯是一种无色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液体,沸点为80℃。甲苯、二甲苯属于苯的同系物,都是煤焦没分馏或石油的裂解产物。苯对人体造血系统特别“亲和”,是容易和它们结合的毒物,最可怕的是,因为其气味芳香而让人麻痹、失去警觉,有“笑面杀手”之称。

惠州乐安居室内环境污染防治中心负责人汤志强先生表示,苯存在于各种涂料和溶剂中,目前室内装饰中多用甲苯、二甲苯代替纯苯做各种胶、油漆、涂料和防水材料的溶剂或稀释剂。

出没地点

油漆、家具、地板等

惠州利斯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黄工表示,苯的气味芳香,更增加它的隐蔽性。它隐蔽的场所主要集中在木质家具上,包括木地板、柜体等,其次还在墙纸等需要粘合剂的地方存在量较多。汤志强先生告诉记者,苯比甲醛隐藏得深,甲醛一般在表面,而苯隐藏在深处肌理中。

油漆中一般会挥发出苯化合物。在油漆涂料的天那水、稀释料等添加剂中有大量苯存在。而家具中存在苯,多数是因为生产中使用了含苯高的胶粘剂。另外,原粉加稀料配制成的防水涂料容易产生极高浓度的苯。而一些低档和假冒的涂料中,苯的浓度没法得到有效控制。

阴险毒招

可引发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

据了解,苯于1993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 H O)确定为致癌物;苯系物对人体的造血功能危害很大。浓度高的苯在短时间内可使人昏迷、发生苯中毒,甚至可导致生命危险;长期接触苯系物可损害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而发生慢性苯中毒;可引起骨髓与遗传损害,血象检查可发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全血细胞减少与再生障碍性贫血,严重者可引发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

苯中毒治疗分急慢性

慢性中毒

1、慢性苯中毒的治疗,主要是针对再生不良性贫血白血病

2、加强营养治疗,给于高蛋白或高维生素之饮食。

3、大量使用维他命C,每次200毫克,一日三次。

4、白血球降低时,分别给予维他命B6及叶酸。

急性中毒

1、在工作场所时,立刻将患者移离现场,运至空气清新处,除去污染之衣服,清除患者皮肤污染,并保持温暖。

2、呼吸困难时,进行人工呼吸,并给予氧气。

3、给予呼吸兴奋剂。

4、禁止使用肾上腺素及麻黄素。

5、给予静脉葡萄糖加维他命C合并注射。

6、贫血者,迅速输血治疗。

7、口服苯类中毒者,用百分之三活性炭混悬液洗胃,口服硫酸镁泻剂。

本文是严匡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2-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