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雪晶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论文精选

从风、痰、瘀论治儿童支气管哮喘

发表者:袁雪晶 人已读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常见的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患,属于祖国医学哮喘、哮证范畴。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过敏性疾病,其病理特点为气道慢性炎症和气道的高反应性,提出以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作为预防和控制本病发作的主要药物,颇有捷效,但副作用明显且远期疗效不理想。故从祖国医学中探求本病的有效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中医对哮喘病机的传统认识是正虚痰伏,外邪诱发。笔者根据多年临床观察,提出本病的发生发展与风、痰、瘀关系密切,并由此着手探讨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病理机制,提出干预手段,临床应用疗效颇佳,现总结如下。

1.风、痰、瘀的形成与致病

1.1风与哮喘

风有外风、内风之别。外风即外感风邪,是六淫之一。临床观察发现,外感风邪是导致儿童哮喘的发生和反复发作首要原因。外感风邪包括异常气候、异物异味、粉尘、花粉、螨虫等,儿童哮喘每因外感风邪所触发,发作前有鼻痒、眼痒、鼻塞、喷嚏、流涕和咳嗽的先兆症状,此是风邪为病所致。另外,哮喘可因情志急剧变化而引发,发作时呼吸有声、气道挛急、胸闷如窒,且发作迅速,时发时止,符合风“善行而数变”和“风胜则动”特点。提示风为哮喘发作的重要病理因素。

风的产生与致病与肺、脾、肝、肾功能失调关系密切。其中,外风为患,主要责之肺脾。患儿肺脾不足,卫外不固易感外风,若外感风邪或进食海鲜发物,邪蕴于肺脾,引动伏痰,肺失升降可致哮喘发作。内风的形成主要责之肝肾。因“肝主风”,患儿情志失调,郁恼伤肝,肝阳化风,木火刑金,肝风引动伏痰,肺失宣降,风摇钟鸣而哮喘发作。如《读医随笔》曰:“凡病之气结……哮喘……皆肝气不能舒畅所致也”。另外,内风的形成又与肾相关。祖国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内寄元阴元阳,主宰先天禀赋、生长发育。哮喘患儿先天禀赋不足,具有特应性体质,易生风化痰。古代医家对此已有认识,如宋代许叔微在《普济本事方》中述:“此症有苦至终身者,亦有母子相传者”,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称哮喘为“幼稚天哮”。现代医学亦发现,哮喘患儿及家族中常有湿疹、荨麻疹等病史,且有实验证实哮喘患儿即使临床无肾虚症状,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也低下,潜在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的改变。

1.2痰与哮喘

从病机上看,痰为哮喘之宿根,此为先贤普遍所共识。如朱丹溪认为哮喘“专主于痰” ,《证治汇补·哮病》说:“哮即痰喘之久而常发者,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王肯堂谓哮证“以胸中多痰,结于喉间,与气相搏,随其呼吸呀呷于喉中作声”。从临床哮喘发作特点来看,发作时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痰气互搏,壅塞气道而致喉中漉漉有声或痰鸣如吼,气息喘促,胸闷如窒,为外邪引动伏痰的结果。若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哮喘发病过程中,有大量炎性细胞、炎性介质、细胞因子和多种免疫活性细胞的产生,导致气道慢性炎症的形成,而这一过程及该过程中所产生的多种物质皆可理解为中医“宿痰”的形成。

宿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肾功能失调有关。因外感六淫或饮食及七情内伤,使肺、脾、肾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肺主宣降,通调水道,敷布津液;脾主运化水液;肾主水液蒸化。故肺、脾、肾功能失常,均可致水液代谢障碍,聚湿停滞于肺而成痰。如《内经》曰:“肾为生痰之本,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又如陈修园之总结“痰之本,水也,源于肾;痰之动,湿也,主于脾;痰之成,气也,贮于肺”。

1.3瘀与哮喘

唐容川《血证论》中云:“盖人身气道,不可有塞滞,内有瘀血,气道阻塞,不得升降而喘”,又云“瘀血乘肺,咳逆喘促”。哮喘患儿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瘀血征象:从临床表现来看多有面色黎黑,口唇乌黑,眼周发青,爪甲紫滞,指纹紫暗,舌青或有瘀点,舌质紫暗,舌下脉络暗而怒张,胸闷、胸痛等症。从血液流变学检查发现,患儿血液粘滞,凝聚性高,存在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从病程来看,反复发作,经年不愈,则“久病必瘀”。所以,瘀血与哮喘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是导致哮喘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另一重要因素。

中医认为“肺朝百脉”,主一身之气,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除赖心气的推动作用外,尚与肺主治节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肺为气之主,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由于患儿哮喘反复发作,气道挛急,肺气宣降失常,肺气不利则不能布津行血而致血行不畅,瘀血内生。而肺络血瘀日久,阻滞气机,影响津液正常输布,又致津液停滞而成痰,痰伏于肺为外邪所触即成哮病。

综上所述,在哮喘整个病程中,风、痰、瘀既是该病的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就三者关系而言,痰可酿瘀,瘀可致痰,风可使喘反复发作,加重痰瘀,痰瘀互结又导致风有可乘之机,且三者能互化互生,互为因果,造成恶性循环,成为哮喘慢性持续存在的重要病理因素。所以在哮喘的治疗过程中,针对风、痰、瘀的干预措施应贯穿始终。

2.从风、痰、瘀论治

2.1治风

治风有疏散外风和平熄内风之别。外风袭肺,邪在上焦,外感风寒,痰饮伏肺者治当祛风散寒,化痰平喘。轻者用三拗汤加减,重者用射干麻黄汤加减。外感风邪,痰热内蕴者治当清热宣肺,化痰平喘,轻者麻杏石甘汤加减,重者定喘汤加减。其中合并过敏性鼻炎见鼻痒、喷嚏等症状者酌加辛夷、苍耳子、细辛;合并过敏性皮炎有皮肤瘙痒者酌加地肤子、白鲜皮、徐长卿、苦参;合并咽喉不利者酌加蝉蜕、制僵蚕;若风动气道挛急较甚,可选用干地龙、制僵蚕、钩藤,再甚者则选用炙蜈蚣、炙全蝎以增熄风解痉缓急之力。若风哮久作,气道挛急持续难平,可酌加白芍、钩藤、五味子、甘草以平肝缓急理肺。

2.2治痰

哮喘治痰的原则是发时蠲除有形之痰以利肺气,平时杜生无形之痰以断哮根。哮喘发作期除有形之痰的方法有温化寒痰、清化热痰、燥湿化痰、涤除顽痰之分。寒喘痰壅,胸高喘满,痰涎稀白,舌苔白滑,形寒肢冷者可选用杏仁、葶苈子、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干姜、旋复花以温化寒痰;热哮痰壅,胸高喘促,痰液黄稠,身热面赤,腹胀便秘,舌苔黄厚可选用胆南星、天竺黄、化橘红、浙贝母、瓜蒌皮、枇杷叶、黄芩、鱼腥草以清化热痰;痰湿壅滞所致喘息胸闷,痰多色白,苔腻可选用法半夏、制南星、陈皮、茯苓、桔梗、枳壳以燥湿化痰;反复咳喘、胸闷、痰液浓稠胶结,咯吐不爽可选用皂荚、礞石、海浮石、海蛤壳、鹅管石以涤除顽痰。哮喘缓解期应注重补肺健脾益肾,使肺卫固、脾运健、肾气充实,则无生痰之源,达到预防哮喘的目的。

2.3治瘀

《血证论》指出:“须知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但去瘀则痰水自消。” 故在哮喘治疗中,及早体察到血瘀之征,灵活运用活血化瘀药物,不但能在发作期,改善肺循环,促进血行,消除支气管黏膜水肿,减少阻塞,起到很好的平喘作用,防止疾病的延续和转化,同时能够在缓解期使气血流通,脏气平调,从而有效防止病情反复发作。哮喘治瘀之法,发作期用药宜偏清,缓解期用药应偏补。病初瘀轻可单用虎杖、郁金、川芎、降香等药,病久瘀重可联用上述药物或加当归、桃仁、红花、丹参、川牛膝、刘寄奴,甚者可加三棱、莪术、蛰虫等破血逐瘀之品。另外,治瘀应不忘理气,可酌加青皮、陈皮、枳壳等,可使“气行则血行”。

3、病案举例

徐某,男,7岁。自3岁起确诊哮喘,每年均有数次发病。时值冬日,感触风寒而发,就诊时已咳嗽、气喘7天,经西医治疗稍有好转,但每夜仍喘不得卧。伴有咳吐痰涎,色白多泡沫,喘促胸闷,面色青白,舌淡苔白腻,晨起鼻塞喷嚏,脉浮紧。查体:肋间隙增宽,双肺呼吸音增粗,散在哮鸣音。肺功能检查,气道中重度阻塞。诊为支气管哮喘(发作期)。证属外感风寒,痰饮伏肺,治以祛风散寒,平喘止咳。以射干麻黄汤为基本方加减,方药如下:射干10g,麻黄5g,葶苈子10g,苏子10g,紫菀10g,前胡10g,法半夏10g,化橘红10g,干地龙10g,虎杖根10g,苍耳子10g,甘草3g。4剂,每日1剂,水煎取汁200ml,分4次服完。连服4天,患儿服药3天后,哮喘症状明显减轻,夜间能平卧,无鼻塞喷嚏。继之上方去苍耳子、葶苈子,加桔梗6g、枳壳10g,再服1周后,哮喘已停。继以补肺健脾方药,坚持服用一年,哮喘未再复发。

本文是袁雪晶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2-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