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这些年轻学生,该院心理精神科的医务人员为他们制定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就是带他们“玩”,因为“玩”也是心理精神科的一个重要治疗方法,“玩”可以提高孩子情绪,锻炼动手能力,转移疾病注意力,促进睡眠和食欲。
“我的女儿和他们一般大,看着这些孩子住院,我非常心疼,我在想,除了每天给他们做治疗,我们还能为孩子们做些什么呢?”毛圣芹护士长说,带着孩子们一起“玩”,陪着他们一起玩手工、画画,让孩子们快乐是最重要的。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个18岁的大男孩抑郁住院,在病房自编自导了一个舞台剧,男孩演医生,医生护士扮演病人,设计了看病就诊、住院、治疗等环节,非常精彩。
护士长和孩子们一起在网上上选购手工需要的各种材料,每天治疗结束,孩子们就会聚在一起,思考着如何做漂亮的花,折漂亮的纸,原本严肃沮丧的小脸上充满了原本属于她们的灵气。最近魔方、围棋、象棋、扑克、五子棋又成了孩子们业余的最爱。在病房里,孩子们和护士姐姐一起忙的不亦乐乎,每天的生活都充满了欢乐,孩子高兴,身体的不舒服缓解,孩子的父母们也露出了轻松的笑容。(以下图片是护士陪着孩子一起做的手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