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立海
副主任医师
北京301医院
创伤骨科
髋部骨折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60万髋部骨折患者,预计到2050年,髋部骨折发病率将增加到每年约450-630万,并且,其中一半患者为亚洲人,男性将增加310%,女性增加240%。一份有关北京市城区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报道显示,近4年内,髋部骨折人数增加了近34%。髋部骨折病人多为老年人,其高发年龄是75-79岁,这些老年人多合并有心脏病、肺病、肾病等,导致骨折打击后仅有40-50%的患者可以恢复受伤前的行走能力,有20%患者生存时间不超过1年,还有10-20%患者需要长期在疗养院接受治疗。尽管患者度过术后的高死亡风险,在存活时间超过3年的患者中,将有5-10%再次发生髋部骨折。
国际专家对于髋部骨折的治疗大致趋向于手术治疗,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可以早起下地活动,进行康复锻炼,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以手术为核心的术前、术中与术后的护理与治疗是非常关键的。
患者入院后应该进行完善的检查与评估,及时恰当的处理与治疗,适时手术,术后早期锻炼,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针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三枚空心加压螺纹钉或关节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新型髓内钉治疗。至2011年全年,髋部骨折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仅为7-10天,术后3天内患者即可下地活动,绝大多数患者恢复受伤以前的生活能力。
本文是张立海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