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希替尼作为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
奥希替尼一线治疗EGFRm和EGFR T790M非小细胞肺癌:多中心、开放标签、剂量递增AURA试验结果令人鼓舞
奥希替尼作为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
摘要
目的
奥希替尼首次在患者中的剂量递增(AURA)研究(ClinicalTrials.gov标识符:NCT01802632)包括两组初治的患者,来研究奥希替尼(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选择作用于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敏感突变[EGFRm]和EGFR T790M耐药突变)作为EGF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线治疗的临床活性和安全性。
病人和方法
60例初治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EGFRm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奥希替尼80mg或160mg qd(每队列30例)。终点包括调查员评估的客观反应率、无进展生存期(PFS)和安全评估。在患者出现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定义的疾病进展之时或之后收集血浆标本,以探讨奥希替尼的耐药机制。
结果
在数据截止时(2016年11月1日),中位随访时间为19.1个月。接受奥希替尼的中位持续时间为26.3个月。总体客观反应率80mg组是67%(95% CI,47%-83%),160mg组为87%(95% CI,69%-96%),交叉剂量组为77%(95% CI,64%-87%)。相应的总体疾病控制率为93%(95% CI,78%-99%)和100%(95% CI,88%-100%)。80mg和160mg组的患者应答中位持续时间分别为19.3个月(95% CI,12.3个月-24.7个月)和16.7个月(95% CI,9.7个月-24.8个月)。80mg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22.1个月(95% CI,13.7个月至30.2个月),160mg组为19.3个月(95% CI,13.7个月至26.0个月),交叉剂量组为20.5个月(95% CI,15.0个月到26.1个月)。160mg组中89%的患者由于不良事件而减量。进展后的38例血浆标本中,50%没有可检测的循环肿瘤DNA。19例患者中的9例具有公认的耐药机制,包括MET扩增(n=1);EGFR和KRAS扩增(n = 1);MEK1、KRAS或PIK3CA突变(每个n = 1);EGFR C797S突变(n = 2);JAK2突变(n = 1);和HER2外显子20插入(n=1)。未检测到获得性EGFR T790M。
结论
在初治的EGFRm晚期NSCLC患者中,奥希替尼表现出稳固的客观反应率并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在进展后的血浆标本中没有获得性EGFR T790M突变的证据。
PMID:28841389
DOI:10.1200/JCO.2017.74.7576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8841389
J Clin Oncol. 2017 Aug 25
本文是张品良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